一、园区概况
安徽省铜陵市位于长江之滨,黄山、九华山的脚下,紧邻长江三角洲地区,承东启西,辐射周边,是一座新兴的工贸港口城市,是中华民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素有“中国古铜都”之美誉,是全国重要的铜工业基地。辖一县三区,总面积1113平方公里,人口71万。电子材料产业是铜陵四大主导产业之一,1999年铜陵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铜陵电子材料产业基地”,2003年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十五’国家863计划铜陵电子材料成果产业化基地”。
铜陵电子材料产业园位于省级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目前已有1.5平方公里建成区,另有1.5平方公里的在建区和2平方公里的规划区。未来三年内,将合计投资11.8亿元,建成电子材料产业园二期较为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
经过多年的发展,铜陵电子材料产业园已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主要有:
产品优势: 主要产品有22类100多个品种,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具有相对优势的五大系列产品链,即:以薄膜为龙头的电容薄膜材料系列产品链;以电子铜材加工为龙头的电子铜基材料系列产品链;以电子元件为龙头的电子元器件系列产品链;以集成电路塑封模具为龙头的电子模具系列产品链;以测速雷达、烟气检测仪为龙头的电子整机和高频部件系列产品群。
企业优势: 园区拥有一批电子材料企业,统计内规模以上企业24家,电子民营企业13家,骨干企业主要有:铜峰电子(集团)公司、铜陵三佳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铜陵精达铜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科铜都粉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蓝盾光电子有限公司、华瑞电子材料有限公司、金威铜业有限公司等。
融资优势:目前铜陵市拥有上市公司5家,其中涉足电子材料产业的有4家,他们分别是铜都铜业(000630)、铜峰电子(600237)、三佳模具(600520)和精达股份(600577)。另有一批优质后备上市企业,上市公司独有的融资优势为铜陵电子材料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项目优势: 2000年至今电子企业共承担13项国家级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其中第二批至第七批国债项目5项,“双高一优”、中西部专项等国家重点项目8项。并承担了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6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试产计划项目5项,省重点技术创新计划项目30项。目前在建技改项目11项,计划投资近10亿元。
铜陵作为1999年国家科技部批准的电子材料产业基地和2003年批准的电子材料成果产业化基地,从政府的区域创新政策引导体系、骨干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和社会中介创新服务体系三个层面,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产业园区技术创新体系。独特的研发机制、强有力的技术创新队伍,一定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保证了园区产业的技术升级。
发展目标:今后,园区将以铜陵优势企业为依托,抓住国际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及国家优先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历史机遇,实施“511工程”(发展五大产品链(群)、建设一个国家级研发中心、一个科技孵化器),力争到“十一五”末产业园技工贸总收入达到150亿元,利税25亿元,形成4-5家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9-10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努力建设国家级电子材料产业园,促进铜陵电子材料产业规模的扩张、结构的优化和技术的升级,为促进信息产业全面、协调快速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项目支撑——重点建设项目
在规划期限内,滚动实施重点项目建设计划。通过上市融资、发行债券、银行贷款、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争取在规划期限内,投资55亿元,建设18项重点项目,并力争使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具体项目如下:
1、电容器用耐高温薄膜。项目拟建规模为年产电容器用耐高温聚丙烯薄膜4300吨,再生粒子1200吨,总投资1.83亿元。项目建成后,年新增销售收入1.7亿元,年新增利税5100万元。
2、电容器用聚酯膜。项目拟建规模为年产电容器用聚酯薄膜2000吨,总投资1.95亿元。项目建成后,年新增销售收入20300万元,年新增利税6900万元。
3、特种新型薄膜电容器。项目拟建规模为年产中高压节能灯具用薄膜电容器6亿只,总投资1.98亿元。项目建成后,年新增销售收入1.93亿元,年新增利税6000万元。
4、片式化薄膜电容器。项目拟建规模为年产片式化薄膜电容器15亿只,总投资3.5亿元。项目建成后,年新增销售收入8亿元,年新增利税2亿元。
5、集成电路引线框架(二期)。项目拟建规模为年产集成电路引线框架40亿只、分立器引线框架30亿只、硬质合金级进冲模2800pin,总投资2.28亿元。项目建成后,年新增销售收入4.59亿元,年新增利税1.4亿元。
6、电子铜带。项目拟建规模为年产电子铜带40000吨,总投资7.77亿元。项目建成后,年新增销售收入11.3亿元,年新增利税1.1亿元。
7、集成电路封装。项目拟建规模为20亿块/年,总投资7亿元。项目建成后,年新增销售收入20亿元,年新增利税6亿元。
8、抗电晕电磁线。项目拟建规模为年产5000吨变频电机用抗电晕电磁线产品,总投资1亿元。项目建成后,年新增销售收入1.9亿元,年新增利税6700万元。
9、铝基特种电磁线。项目拟建规模为年产微波炉、变压器、厨房电机及汽车用铝基特种电磁线5000吨,总投资1.34亿元。项目建成后,年新增销售收入1.84亿元,年新增利税4500万元。
10、电解铜箔扩建。项目拟建规模为年产高档电解铜箔5000吨,总投资4.89亿元。项目建成后,年新增销售收入4.27亿元,年新增利税9500万元。
11、覆铜板二期。项目拟建规模为年产覆铜板400万米2,总投资1亿元。项目建成后,年新增销售收入2.77亿元,年新增利税8800万元。
12、印制电路板。项目拟建规模为年产40万平方米多层印制电路板,总投资7.02亿元。项目建成后,年新增销售收入14.9亿元,年新增利税4.3亿元。
13、高精度铜板带。项目拟建规模为年产铜及铜合金板带材60000吨,总投资8.51亿元。项目建成后,年新增销售收入13.2亿元,年新增利税2.8亿元。
14、铜及铜合金粉。项目拟建规模为年产2万吨铜及铜合金粉,副产1万吨硫酸铜,总投资1.97亿元。项目建成后,年新增销售收入10.6亿元,年新增利税9900万元。
15、高Q值人工晶体材料。项目拟建规模为年产高Q值人工晶体材料500吨,总投资1.81亿元。项目建成后,年新增销售收入1.38亿元,年新增利税9500万元。
16、石英晶体频率片。项目拟建规模为年产石英晶体频率片33120万片石英晶体,总投资3080万元。项目建成后,年新增销售收入6574元,年新增利税1035万元。
17、新型片式陶瓷电容、电感器。项目拟建规模为年产新型片式陶瓷电容器80亿只,新型片式电感器5亿只,总投资1.98元。项目建成后,年新增销售收入4.03亿元,年新增利税7300万元。
18、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开发项目。开发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总投资1500万元。项目建成后,年新增销售收入3250元,年新增利税2035万元。
(附:铜陵电子材料产业园2004-2007重点建设项目表)
三、建议和要求
1、国家(铜陵)电子材料产业园是信息产业部批准的首批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园之一,也是安徽省目前唯一的一家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园。该园的建设对发展安徽省的电子材料产业,促进全省信息产业的快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请求省政府和省信息产业厅能高度关注并支持产业园的建设和发展。近期希望能组织省级媒体,集中给予宣传报道,引导产业内项目向园区集聚,以提升产业园的影响和知名度。
2、目前园区二期在建区正在大力建设之中,三期规划区的建设也即将开始实施。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单靠产业园管委会难以承担,目前管委会已是高负债,财政负担重。请求省市政府和省厅能够协调解决给予产业园管委会专项财政扶持政策,如对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给予财政贴息、补助一定的基础建设引导资金,以加快园区建设步伐。
3、积极支持项目建设。对进入电子材料产业园的电子项目比照列入“861行动计划”的项目同等待遇,在用地计划、核准审批、产业化政策引导上给予优先安排。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园区内项目给予一定的扶持和引导资金。
4、建议省厅针对国家级园区制定专门的发展和政策文件。
主办单位:铜陵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562-5880390 E-mail:tltbzs2007@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