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昌与台湾 > 南昌概况

南昌概况

发布时间:2023-07-19 14:25:24

  南昌,江西省省会,现辖3县(南昌、进贤、安义),6区(东湖、西湖、青云谱、青山湖、新建、红谷滩),3个国家级开发区(南昌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昌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临空经济区、湾里管理局,面积719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43.75万人,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创新型城市、国际湿地城市。

  历史名城

  南昌历史悠久。公元前202年,西汉大将灌婴在此筑城,始称灌婴城,历经2200余年,别名豫章、洪州、隆兴等,明代定名为南昌,寓“南方昌盛”“昌大南疆”之意。南昌是历代县治、郡府、州治所在地,也是江西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中心,人文荟萃之地,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流传古今。南昌还是一座“英雄城”,八一起义在这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八一起义纪念馆、新四军军部旧址、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等红色遗址随处可见,国之重器055型导弹驱逐舰首舰被命名为“南昌舰”。

  南昌文化厚重。名人辈出,孕育了中国音乐鼻祖伶伦,汉代南州高士徐孺子,净明道派创始人、晋代治水专家许逊,明末清初写意画大师八大山人(朱耷)等历史名家,王阳明、朱熹等历代大家在南昌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话轶事和不朽诗文。文化遗存众多,拥有600余处文化遗址,唐代著名诗人王勃曾在“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佳句;西山万寿宫为道教净明忠孝道的发祥地;绳金塔屹立1100余年不倒,是南昌的“镇城之宝”;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的考古发现震惊世界,是我国目前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

  山水都城

  南昌生态优美。水资源丰富,“襟三江而带五湖”,拥有“一江十河串百湖”的发达水系网络,水域面积占全市面积的29.78%。环境优美,城市绿化率超43%,梅岭素有“小庐山”之称。气候宜人,空气质量连续七年保持中部省会城市第一,PM2.5浓度持续保持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城区黑臭水体全部消除,劣V类水整治成效明显,生态环境优势进一步彰显。

  动感靓城

  南昌区位独特。自古就有“粤户闽庭,吴头楚尾”之称,是共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支点城市,是唯一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海西经济区相毗邻的省会城市,是京九、沪昆铁路的交汇点,也是京九线上唯一的省会城市。近年来,随着轨道交通、快速路网等加快建设,航线发展、港口建设加快推进,立体交通网络正加速形成。特别是赣深、安九高铁的开通运行,南昌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将更加凸显。

  南昌势头强劲。近年来,南昌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50.5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1%。八大重点产业全年营业收入突破6000亿元,已形成电子信息、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绿色食品、新型材料四大千亿产业,其中电子信息产业突破2000亿元。航空产业飞速发展,国产C919大飞机前机身、中后机身均为“南昌制造”,数字经济发展展现良好势头,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3。同时,聚焦率先“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瞄准“每年吸引10万名大学生和技能人才来南昌创业就业”的目标要求,以爱才之心、识才之智、容才之量,广开选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为加快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智力保障。


南昌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