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辽宁新闻7月21日电(尤伟) 耸立在美丽富饶的科尔沁大草原,融汇于日新月异的环渤海经济圈,扼华北、东北之咽喉,联京津冀、黑吉辽之枢纽,通辽站根植西辽河文明沃土,拉动草原新城通辽市快速崛起。
1914年,科尔沁草原上出现了通辽镇,后改为通辽县。那时的通辽虽小,但1921年就通了火车,通辽站也在当年投入运营。新中国成立后,通辽站历经多次改造,从大郑线上的一个小站,发展成衔接6条线路、6个方向的一等站,日均办理可达2万辆,成为全国43个重点编组站之一、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和东北西部最大的铁路枢纽,战略地位日益突出。
随着新通客专正式通车,内蒙古自治区首次汇入全国高铁网。以全路火车头奖章、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斯钦朝格图为代表的“草原情”服务团队,突出地域文化特点,开展民族特色服务,努力满足各族群众美好出行愿望,让“科尔沁草原第一站”品牌越擦越亮,让越来越多的旅客体验“石榴籽一家亲”。
斯钦朝格图在蒙语中意为“聪明伶俐有朝气的小伙子”。7月11日一大早,这个聪明伶俐有朝气的小伙子就忙碌起来,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穿梭在熙熙攘攘的旅客当中,引导候车、解答问事、重点帮扶,一天下来,不知要用蒙语和汉语重复切换多少次。
“我们服务的很多蒙古族旅客,只会说蒙语,不会讲汉语,也不认识汉字,我就给他们当翻译和向导,让他们温馨、顺利出行。”斯钦朝格图说,“我们这个团队由15人组成,分别来自客运的不同岗位,有蒙古族,也有汉族,我们将尽最大努力满足各族旅客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进入7月份,骄阳炙烤着大地,通辽南运转场车来车往,一片繁忙景象。一辆辆载着霍林河煤炭的车辆在沈阳局集团公司西部最大的编组站有序解编、快速集散,再沿着四通八达的铁路脉络畅销东北。
7月13日,通辽站内的气温达到39℃,在驼峰上,调车员不仅要穿防护服,还要戴上手套,以防止被温度过高的金属车体烫伤。他们每一个班次都要走两万多步,夜班亦是如此。
“夜班计划到达96列,出发93列,解体32列……” 同一时刻,调度指挥大厅内,调度二班值班站长李福胜在传达班计划。大屏幕上,通辽南运转场解编作业画面一览无余。值班员正不停接打电话,指挥站场内的车辆调动,每天都有上万条指令从这里发出。忙碌的工作背后,是通辽站运量的持续增长。
记者了解到,通霍线从一条年设计能力只有600万吨的支线,发展成年运量几千万吨的重载铁路,作为战略出口,通辽站源源不断把煤炭输送至各大电厂,解决各地燃“煤”之急。
近年来,通辽站不断挖潜提效,推动货运提速增量,为推进内蒙古东部和东北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去年,我们还联合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创研发新一代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更高水平的数据集成、决策集中、智能化、自动化,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编组站的作业效率和管理水平。”通辽站副站长赵海宾介绍。
目前,这个站采用了全路先进的SAM系统,实现了调度集中指挥、行车自动办理、调车自动控制。2021年12月7日,车站创单日办理28454辆的历史最高记录。
百年弹指一挥,通辽站历经高速发展的多个历史时刻。2010年10月29日,全新的通辽南三级四场正式启用。2018年12月29日,新通客专正式开通,车站形成南货北客、高普并行的运输格局。站型从建站初期的一站一场到如今的一站七场。3次生产力布局调整打破了通辽枢纽条块分割、功能单一的局面,减少了结合部问题,优化了资源配置,有效提升了管理效能和运输品质。如今,以通辽站为中心,东连通让线,西接京通线,北连通霍线与集通线,大郑线贯通枢纽,新通客专牵手京沈高铁,一个全新的草原枢纽应运而生。
在未来的发展中,通辽站还将以科技为先导,运用多元数据融合、三维仿真、人工智能等技术,努力建设安全型、节约型、创新型、智慧型车站。随着《铁路中长期规划2020-2035》的实施,通辽站将迎来全新发展机遇,为内蒙古自治区对接东北振兴、承接产业转移提供重要运输支撑。
辽宁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