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济宁8月29日电 (记者 李晗雪)由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主办的“伊儒会通”思想与实践研讨会28日至29日在山东曲阜举行。在“伊斯兰教中国化实践经验与创新”等专题研讨会上,与会伊斯兰教研究者、阿訇研讨了北京、新疆、山东等地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程和实践经验,并为继续推进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建言。
北京市正源清真寺阿訇杨德强讲述了北京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与时代创新。他指出,中国伊斯兰教的发展与进步是建立在与中国社会不断融合的基础上,进入新时代,北京伊斯兰教界继续以更新颖的形式与整个社会同呼吸、共命运。例如在国内发生疫情、天灾后,积极组织捐款捐物;参与奥运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大型国际活动的宗教服务工作。这些行动与工作既展现了中国伊斯兰教界新时代形象,也直接地宣传了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新疆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杨忠东探讨了新疆近现代史上著名伊斯兰教经师马良骏的思想与事迹。他提到,马良骏自1911年起先后在哈密、昌吉、乌鲁木齐等地担任清真寺掌教,新中国成立后还曾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常委、自治区伊斯兰教协会副主任等职。民国时期的新疆社会动荡、民族分裂主义势力猖獗,而马良骏始终秉持消除宗教和民族隔阂、力促国家和平统一的理念。他亲自在街头做抗战演讲、激发民众爱国意识;在经学教育上认为唯有谙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有更大成就;支持创办新式学校,宣传学习汉文和接受现代教育的好处。杨忠东认为,探究马良骏的伊斯兰教观,对今天坚持新疆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有启示意义。
山东省济南市伊斯兰教协会副秘书长刘洪军介绍中国伊斯兰教山东学派“伊儒会通”的历史传统与特点时指出,山东学派在价值理念上吸收儒家“仁义”“忠孝”思想,形成爱国爱教相统一的优良传统;在文化观念上,尊重儒家“文化底色”地位,主张“义以穆为主,文以孔为用”,在清真寺建筑、服装语言、学习教育等方面主动融入当地社会氛围,与当地民众和睦相处。例如“外儒内回”式建筑风格的济南清真南大寺,不仅代表了穆斯林精湛的设计艺术水平,也彰显着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和谐与交融。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秘书长、河南省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刘学强认为,伊斯兰教自唐宋时期传入中国,便积极吸纳中华文明的优秀文化因子,例如中国穆斯林先辈在讲经词汇中引入佛道教词汇,中国伊斯兰教“人道五典”的伦理思想构建也大量借鉴了儒家文化。刘学强表示,应多通过对外文化交流展现当代中国伊斯兰教面貌,消除外界误解。他还建议,应支持已通过伊斯兰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的阿訇积极发声,把握解经讲经的主动权。(完)
主办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