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闻视窗

荣膺“中国服装智能制造名城” 大连普兰店区喜提第5张国字号名片

发布时间:2023-09-04 17:48:50

中新网辽宁新闻9月3日电 9月2日,大连普兰店区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及辽宁省纺织服装协会分别授予“中国服装智能制造名城”及“辽宁省服装定制名城”牌匾,授牌仪式在POP设界·普兰店时尚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举行。这是普兰店区继中国西装名城、中国互感器之都、中国辽参产业之都、中国橱柜名城4张国字号名片之后,获得的第5张国字号名片。

据介绍,服装服饰作为普兰店区的六大传统优势产业之首,已经走过40余年的发展历程,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全区目前已经形成了以西装为主、各类服装服饰为辅的产业发展特色,拥有纺织服装企业400余家,是大连市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龙头和全国著名的服装加工基地,主要产品有各类服装、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等,其中西装、时装、休闲装、羽绒服、职业装、裤业等多个品种出口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了大杨、大森、合成富、太阳鹰等众多知名企业,2022年实现总产值49.2亿元。该区还是“省级新型工业化服装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

从“贴牌”到“定制”,走产品自主化发展之路

普兰店区纺织服装产业在发展初期,多数服装企业都依赖于“三来一补、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即“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服装原材料由国外提供、生产成品也销往国外,企业赚取少量的加工费,从事低附加值的生产劳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意识到“来料来款加工”的生产模式已不适应市场的需要,众多的成衣生产企业以大杨集团为引领,紧跟市场需求变化,开始进行收益的结构性转型升级,逐步探索以消费者为主导的“按需定制”生产模式,把重点从贴牌加工、品牌代理向服装设计、柔性生产、个性定制等领域转变,实现从“三来一补”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走出了一条具有自主风格的特色发展之路。目前,普兰店区可实现年服装定制产量200万件/套。

从“制造”到“智造”,引领产业提质升级

“定制”必定离不开科技的“硬支撑”,成千上万件一模一样的工艺突然要换成每件衣服都有不同的要求,又不能降低数量与质量,对企业来说是莫大的考验。于是,在普兰店区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加持下,该区服装生产企业展开了一场服装产业的“智造”革命,进行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升级,用智能制造的柔性生产线,逐步取代传统服装企业工业化生产线。

目前,普兰店区30%以上的纺织服装企业生产设备、技术都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大杨集团作为“中国服装智能制造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始会员,以自主研发的“优思达”服装定制信息化平台为依托,将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个性化定制有机结合,不但实现了订单处理的程序化、自动化以及远程下单,还有效整合了订单管理、量体数据、材料备货、生产工序、终端店面等多方资源,极大提升了订单效率,一件定制西服从下单量体到制作完成最快只需3个工作日,可以满足大规模单量单裁定制化生产需求。如今,大杨集团已成为享誉全球的西装定制专家,也是全球最大的服装定制企业。

从“品质”到“品牌” ,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为助力企业加快转型发展,普兰店区注重提升企业科技创新主导能力,强化“妈妈式”服务理念,为企业搭建发展平台。每年组织代表性企业参加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中国(大连)国际服装纺织品博览会等,借助各级行业展会盛会平台,大力宣传城市品牌。定期组织税务、市场监管局、统计局等部门为企业上门服务,积极了解企业运行情况,分类指导,促进企业规范运营。针对企业需求积极协调推进5G基站建设,目前纺织产业集群内已建成5G基站227个,能够充分满足纺织服装企业5G应用场景需求。该区还建立了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库,着力促进智能化、数字化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服装企业技术提升提供精准服务。目前,全区拥有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辽宁省瞪羚企业、1家辽宁省雏鹰企业,涌现出“创世”“凯门”“优。搜。酷”“梵安帝”“圣卓”“君巴”“金帝天虎”等知名服装品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效提升,品牌效应初步显现。

未来,普兰店区将瞄准“科技、绿色、时尚”产业新定位,坚定不移地把纺织服装作为首位产业来发展。持续做大体量、做全配套、做强品牌,依托大杨集团、大森服装等龙头企业,积极招引上下游企业创链、建链、补链、延链、固链、强链,全力推动服装加工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实现以企兴产、以产建链、以链集群,全力打造“东北亚时尚智造基地”,加快形成辐射全球的优势产业集群,推动“西装名城”焕发时代新生。

辽宁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