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辽宁新闻9月4日电(记者赵桂华)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为进一步密切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联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今年,沈阳市铁西区重工街道第一城社区党委成立书记项目“一城好瓣”社区营造中心,建立“一城好瓣”志愿服务体系,以微积分为抓手,健全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发挥“党员+近邻”双重作用,提高公众参与效能,绘就基层治理新底色。
构建运行体系 打造红色新引擎
“‘一城好瓣’名称来源于第一城社区,因‘城’谐音‘橙’,我们将第一城社区比作一个大橙子,凝聚在第一城社区的每一位居民都如橙子中的‘一瓣’。”第一城社区书记姜洋介绍,“一城好瓣”确定了以“居民下单、志愿者抢单、评价晒单、获得积分、积分兑换”为流程的全链条志愿服务体系,由“一城好瓣”社区营造中心全程监管。
工作人员宋梦格表示,社区营造中心详细划分了为老服务、法律服务、家电维修等8个服务领域的46个服务项目,根据项目所需人员和难度划分等级,一等积1分、二等积2分、三等积3分,按照“一人一表、一事一记、量化积分、动态管理”的原则,对居民参与社区自治进行实时管理。创新采用“王者荣耀”积分榜模式和“五星好评”加分机制,根据志愿者的积分情况每个月进行评比,评比结果按照“青铜”“白银”等级名称进行公示。
“我们整合辖区社会资源,通过商户让利、养老机构补贴以及社区福利活动等形式承兑积分,让居民的志愿服务成果得到生态化循环。”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社区为志愿者提供了文创周边礼物、生活用品、代金券等。积分除了能兑换产品和服务,还可以向典型志愿者所在学校、单位发感谢信,推荐评优。“没想到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还有奖励,我感觉心里暖暖的,很自豪!”住在第一城小区的刘凤英使用18积分成功兑换了洗衣液和毛巾,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搭好应用场景 助推治理新成效
据了解,第一城社区党委以党建融合为抓手,不断深挖打造“一城好瓣”党建品牌,通过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党的活动打破壁垒、统筹力量,由“单打独斗”到“集团作战”,让资源从属于各方的“条块分割”走向为社区共同服务的“开放共享”。与此同时,还建立了党员干部“回家日”制度,引导党员主动认领服务对象、领办服务项目。党员志愿者可以用积分兑换特色党员活动、党课学习材料、学习参观名额等特别类目,让“一城好瓣”成为党员不忘初心、自省自励的“记录本”。
“我们借助‘一城好瓣’管理平台,采用‘商家提供优质服务、居民参与志愿活动、积分兑换商家优惠、商家获得流量口碑’形式,实现社区、居民、商家三方互利互惠,让资源高效统筹、需求精准对接。”姜洋表示,“一城好瓣”联盟自成立以来,已陆续入驻实体商户90余家,经营范围覆盖商超百货、餐饮生鲜、医疗保健、教育培训、家电维修等行业。
创新扩大自治范围的“党员+近邻”带头引领机制挖掘社区“达人”,在调解家庭纠纷、环境卫生整治、孩子课后辅导、扩展文化生活等方面为小区提供服务和帮助。记者了解到,老党员梁淑娟作为评理说事团成员,成功调解建设花园2号楼李先生和王女士多年来因为下水管堵塞的矛盾纠纷,修复了邻里关系;党员李娜利用业余时间带领辖区儿童做手工、开展户外游戏等,丰富了孩子们的精神世界。
蓄力基层治理 激发党群新活力
“‘一城好瓣’让党员成为基层治理的带头人,让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参与者。”姜洋告诉记者,自“一城好瓣”实行以来,党员群众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升,逐步成立“一块砖”“半边天”“正青春”“梦想号”“护航者”“二月兰”6支志愿服务队,分别对应党员、妇女、青少年、就业、治安、文艺6个服务方向。其中,“一块砖”党员志愿服务队,仅半年时间由6人发展至28人,共参加志愿服务58场,为群众办好事115件。
为不断发挥“支部建在网格上”的组织作用,社区将居民需求精细统计、分类匹配、分类解决,年初以来协助解决楼道灯不亮、楼道瓷砖翘裂、弱势群体生活照料等问题60余件,得到辖区居民广泛好评。除此之外,第一城社区创新将“一城好瓣”微积分融入社区“评理说事点”建设,将微积分排行榜中领先的优秀党员评选为“评理说事团”成员,积极构建百姓“说事、议事、调事、解事”平台,打通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共联动化解家庭、婚恋、邻里等矛盾纠纷80余起,签署了78份调解协议,化解率达95%以上。
“今后,第一城社区还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用好‘一城好瓣’,把更精心、更细心、更暖心的服务具体到个体的需求上,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邻里氛围,有效激活基层治理‘源动力’。”姜洋说。(完)
辽宁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