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东新闻电(梁犇 桑蕊)分拣、去蒂、检验、入筐,走进位于山东省宁阳县伏山镇张庄村的富霖蔬菜加工专业合作社生产车间,40余名工人有条不紊地对收获的秋葵进行初加工,然后装车运往各地。
“俺村去年集体收入20多万元,这个合作社就贡献了14万,村民也增收40多万,能有这好事,多亏西代村帮忙!”说起这个合作社,张庄村党支部书记朱中富笑得合不拢嘴。
前几年张庄村集体经济薄弱,一年到头也就有两三万的收入,还有不少外债。去年4月,宁阳县启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结对带动工程”,张庄村就与西代村联了姻。
“之前有企业想在我们村建个蔬菜加工车间,一是不好招工人,二是土地不合适,而张庄村是我们的结对共建村,正好有个闲置的学校院落,就把这个项目引荐给了他们。”西代村党支部书记朱尚秋说。期间,朱尚秋多次带领张庄村“两委”干部到泰安佳禾食品有限公司进行对接,最终促成了这桩美事。
张庄村的蔬菜加工车间也为西代村种植的蔬菜打开了销路,经过初加工的蔬菜整齐划一、大小均匀、品质优良,受到了蔬菜收购客户的青睐。
西代村与张庄村的结对帮扶只是宁阳县“跨村联建”发展的一个缩影。邵庄村与杨庄村地域相邻,都以小农户种植粮食为主,村集体经济收入薄弱。邵庄村居住人数少,土地想要流转却无人承包,杨庄村与邵庄村“跨村联建”后,杨庄村运用自身设施农业发展优势,流转邵庄村土地成立“聚香林”合作社,建设四面采光棚8座,种植茄子、芸豆等经济作物,既扩大了村集体经济发展,也实现了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
走进“减垄增地”示范田管理控制室,完整的传感系统可以实时为植物生长提供最优环境,实现育、耕、种、管、收全生命周期监测;以土地流转为抓手,规划建设伏山、华丰、乡饮3个“万亩千棚”示范片区,大力发展葛石大枣、东庄苹果2个林果发展片区……近年来,宁阳县坚持以工业思维抓农业,探索出“跨村联建”“减垄增地”“万亩千棚”“农耕文旅”等新模式、新路子、新业态,打造出一大批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农村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
一河清水、两岸秀色;三季花香、四季常青。宁阳汶禹景区临近大汶河,这里鹭鸟飞翔、鱼潜水底;树荫成片、和风拂面,是露营聚会的好去处。
游玩食住“一条龙”服务模式,是宁阳县打造的乡村旅游新业态。景区大力挖掘传统文化底蕴和自然资源禀赋,举办特色鲜明的非遗展演、汶禹兰展、明心垂钓、民俗大集等活动。春节、五一期间,汶禹景区举办的系列文旅活动交易额达1300余万元,仅此一项,促进景区户均增收1100余元。
尝到近郊休闲游的甜头,宁阳县运用市场化思维,引入具有资金合作、技术入股、专业服务等领域优势的“乡村振兴合伙人”共同参与乡村文旅项目建设投资开发。今年策划推进13个重点文旅项目,投资1.4亿元建成凤仙山、彩山汶水景区一期工程,投资5200余万元建成月亮湾公园,开园当天游客超5万多人。下一步,宁阳县将发挥山好水好生态好的优势,发展“农、学、研、游”一体化项目,带动村庄同吃“旅游饭”,共走致富路,拓展乡村文旅发展空间。(完)
主办单位:山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