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新荣区:绘就民生新画卷 提升百姓获得感
中新网山西新闻9月27日电 路网连民心,无言树丰碑。围绕打通城市“动脉”,搭建道路骨架,为城镇和乡村发展“舒筋活络”,一个个道路建设新项目在山西大同新荣区建设大棋盘上落子如飞。
位于新荣镇新荣村、光明村的府东街到204国道连接线,这条路翻修改造无疑是新荣区城市路网建设的又一点睛之笔。这条路年久失修,道路亟待改造提升。去年以来,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以民生需求为“晴雨表”,克服施工难度大、资金短缺等困难,下大力气解决城市发展的痛点和难点,不到一年时间实现了全线通车。
新荣村民李海敏说:“之前这条路年久失修,天气不好的时候,出门就是一脚水一脚泥,我家有上岁数的老人,腿脚不方便,想推着出门放放风、散散步,都不知道该咋走,最近路修好了,我们推着轮椅顺顺当当就出去了,村里人也能享受城里的便利,这项民生工程值得点赞。”
光明村村民刘建忠深有体会:“要想富,先修路。从前的路都是坑,我们想去镇里办事都不太方便,尤其是我们超市进货,不仅运输难,道路颠簸还会加大损耗,路来路过的人少,生意也不景气。现在道路平坦宽阔,出行安全便捷,不用担心货物碰坏受损,来往人多生意也热闹起来,感觉生活越来越好,日子有奔头。”
“现在路修好了,路面宽阔平坦更加便于群众出行,去区机关上交材料取文件,连10分钟都用不了,又宽敞又好走,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终于体会到了区址驻地的便利,而且要想一个地方发展,道路畅通了才能谈经济发展,希望从一条路开始,未来新荣区越来越好。”新荣镇政府职工张瀚文说。
修建一条道路,串联一路风景,带动一片产业,造福一方百姓,农村公路建设犹如一颗颗种子,正在新荣大地收获丰硕的果实。新荣区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改善民生、加快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积极“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交通动脉向更纵深、更智能、更顺畅发展。
2022年,新荣区实施了西环线改造工程,总投资5700万元,39.67公里(其中:新荣—破鲁线道路改造工程建设总里程25.212公里,总投资3700万元;新荣—陈家窑线道路改造工程建设总里程14.458公里,总投资2000万元)。沿线涉及新荣镇、郭家窑乡、破鲁堡乡、西村乡共4个乡镇15个村,工程2022年开工建设,2023年5月底建成通车。形成了一道“路在景中、景在路上”的亮丽风景线,同时还将沿线产业园区、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串接起来,助力实现了“城货下乡、村货进城、电商进村、快递入户”,方便了当地5万余名群众出行,被赞为“新荣1号公路”“新荣最美风景路”。
“从旧坑洼的水泥路到后来宽阔平整的柏油路,我们这变化最大的是路,最靓丽的风景还是路。”破鲁堡乡黄土口村党支部书记赵得宝说,“西环线路修到了家门口,不管商户上门收购还是出去卖,都很方便。”
“以前进城好麻烦,得转运好几趟车才能出去。现在‘村村通’客车直接开进村,不贵还方便。”9月15日一早,郭家窑乡东胜庄村村口,“村村通”客车缓缓驶近,候车的村民闲聊着。目前,全区开行农村客运线路18条,农村居民出行难问题得到了改善。
交通畅,百业旺;村村通,业业兴。新荣区坚持推进“农村路+”发展模式,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等“毛细血管”不断被打通,乡村旅游、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覆盖越来越多的乡村,一个个民生项目的实施,一个个民生目标的实现,让群众看在眼里,暖在心里。
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新荣区聚焦民声,不断补齐短板,大力完善基础设施,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背街小巷是民众生活的重要空间区域,其虽然“背”而“小”,却是离居民最近的连心路,与民生幸福息息相关。近两年来,新荣区把背街小巷升级改造当作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扎实推进,重点解决居民反映强烈的环境卫生、出行不便等问题,打通一条又一条民心之路,办好为民利民的民生实事。
“以前这里小巷的路非常难走,我们外出很发愁。经过改造后,现在道路平整、干净,环境变好了,出行也畅通了,真是为我们居民办了好事、实事。”看着整洁一新的道路,家住区药材西站文化里的居民刘秀赞不绝口。
家住区粮食局西荣康里的居民曹先生说,入住小区多年,小区门口水泥路破损,商铺门前、小区西侧巷道坑洼不平,如今经过改造,小区周边环境变好了,给居民出行提供了便利。
把民生实事做到百姓心坎上。据了解,2022年,当地投资2403.53万元,10条居民区巷,包括排水、给水、通讯、电力、照明、供热等附属配套设施;2023年,投资3011.32万元,提升改造42条居民区巷,其中两条有排水、给水、通讯、电力、照明、供热,有40条维修铺设路面等,改造后的街巷提升效果明显,路面平整、排水畅通、街巷面貌得到大幅提升,解决了老百姓家门口道路坑洼积水、环境脏乱等问题。据初步统计,共惠及群众 3000多户,近万人。(完)(张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