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闻视窗

打破学科壁垒 解锁新文科建设“密码”

发布时间:2023-11-02 14:24:30

  中新网辽宁新闻11月2日电策划团学活动方案、拟定新一期“润心”下午茶内容、商讨不同年级专题讲座主题……深秋的大连民族大学校园,凉意随暮色渐起。暮色四合下的国际商学院师生们加班加点,在一项又一项工作任务面前抢时间、赶效率,用热情和干劲儿为这夜色涂上一抹暖意。

  使命明确、干劲十足。一直以来,大连民族大学国际商学院持续秉承“重实践创新、拓国际视野、育商界英才、助区域发展”的立院使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产教融合,激发创新动能,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推进“新文科”建设中走出了自己的创新之路。

  产教融合,拓展实践育人新路径

  协同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探索新时代产教融合发展新模式,是国际商学院一直着重推进的重要工作。

  为了搭建产教融合发展平台,在学院30年教学科研经验基础上,学院积极申请建设现代产业学院,领导班子广泛组织动员,相关专业教师积极响应。经过材料撰写、项目申报、专家评审认定,今年7月,喜讯传来,由国际商学院打造的财经咨询产业学院入选2023年辽宁省现代产业学院。

  以“财经咨询产业学院”为依托,国际商学院积极探索产教融合路径,积极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聚焦“四个面向”优化调整课程体系,改变学科本位主义,校企联合制定培养方案,企业参与课程改革,使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与社会需求更加匹配;实行跨学科、跨界培养人才,打破学科壁垒,让学科交叉产生化学反应,催生新课程。

  为了推进产教融合工作走深走实,国际商学院不断创新“融合”形式。在巴林右旗、瓦房店市杨家满族乡建立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为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瓦房店市杨家满族乡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基地;与大连市长海县小长山岛镇英杰村签订共建协议,开展“党建结对共建”和“联学联建”活动;赴庄河仙人洞二道河村开展“共建支部”活动,看望老党员和学生,实地调研新农村建设;走访金普新区统计局,完成合作共建协议。并邀请统计局高振东副局长作“赓续红色血脉 助力新区发展”主题党课……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走出校门、了解行业发展、了解社会需要的机会,推进学院产教融合工作成效的同时,也引导学生为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实践课程的效果需要课堂理论知识提供支撑。在日常教学中,学院教师采用在线课堂、翻转课程、小班授课以及智慧教室等方式,实行中英双语授课,以数字化赋能专业建设,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

  如果说本科教育阶段侧重“应用型人才”培养,那么研究生阶段则更注重“研究型人才”培养。为了让学院的研究生立足社会发展实际研究“真问题”,完成第一年理论知识学习,进入第二学年后,学院安排研究生深入企业开展半年左右的实习工作,在实习中了解企业发展、行业趋势、社会需求,结合专业特点思考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并结合研究主题申报科研项目。在研究生指导过程中,采用校内导师+社会导师形式,将理论知识讲授和实践教育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立足社会发展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

  “产教融合是学院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着力点,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抓手。学院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课程思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校地共建+联学联建’形式,推动党建与教学融合、党建与业务融合,形成产教融合长效机制,激发学院与企业育人动能,切实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国际商学院党委书记高强说。

  精准施策,打造人才成长软环境

  在国际商学院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问题去108”。这个“108”是学院的一间活动室,学院推出的“1+1”陪伴成长课堂定期在这里开课。

  “大家知道汉字的发展历程吗?”“网络媒介的利与弊有哪些?”“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些看似“五花八门”的问题,正是“1+1”陪伴成长课堂上师生们讨论的主题。课堂以长线教育、全程引导为总思路,构建由1名辅导员加1名专业教师或职能部门教师或优秀校友的协同育人模式,以班级为单位,分阶段、分模块开展非专业类互动式教学,有效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

  “‘1+1’陪伴成长课堂是学院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学院‘爱生如子’教育理念的生动体现。学院不断在平台打造、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等方面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推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见行见效。”国际商学院副院长李旻说。

  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学生价值观的养成,是学生增加竞争优势的“软实力”,扎实的专业本领和实践能力是增加竞争优势的“硬条件”。为了让学生们“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就业、学业深造等环节有能力、有底气,学院组建了“一帮一”学习互助小组,每年进行优秀小组的评选,并且从高年级学生中选拔“小先生”开展重点课程的辅导。

  学院还为学生搭建了第二课堂学习交流平台,并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成绩单一并作为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全面发展。为学生提供诸多参加学科竞赛的机会,学生可以跨专业、跨年级组成学科竞赛队伍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在学院的积极鼓励下,学生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等比赛中取得国家级、省级奖项100余项。

  2023年实践季中,通过“思想引领”实践教育平台,“学在民大”学风建设平台,“三全育人”人才培养平台三大模块,20余项实践活动和比赛竞赛,学生们积极参与读书自律打卡、分享家国故事、参加外语演讲大赛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等,全面提升综合素养。

  常言道:“人生路漫漫,但关键的就只有几步。”在考研、考公、就业等关键时间节点,学院设置了“润心”下午茶、金石讲堂、博文沙龙、“强智”教学沙龙等在内的丰富多样的交流讲座平台,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不断线”,拓展学生视野、知识覆盖面,做到精细化服务、精准化育人。

  “‘新文科’建设担负着培养时代新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推动文科教育融合发展等重大使命,作为‘新文科’建设者的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学院将贯彻落实学校党委部署要求,踔厉奋发,鼓足干劲,力求在产教融合和产学研协同育人上闯出新路子,推进‘新文科’建设取得新成效。”国际商学院院长张巨勇说。

辽宁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