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大丰区大中街道凝心聚力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中新网江苏新闻11月7日电(卢春桃 方勇)近年来,盐城市大丰区大中街道坚持农业优先发展,瞄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目标,聚力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致力调优结构,让农业更兴旺。大中街道严格耕地保护,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推进元丰村88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每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不少于8.5万亩。做好“土特产”文章,壮大梨产业、提升梨品牌、宣传梨文化、开发梨产品,叫响“真的梨不开你”品牌;充分发挥早酥梨专业合作社作用,推进江苏省梨产业体系恒北基地建设,在恒北村周边村和双福线沿线试点实施“致富树”工程,辐射带动全街道发展梨树种植。放大丰收大地“中国驰名商标”和“裕华大蒜”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品牌效应,引进培育农业农头企业,突破精深加工项目,加快推进双禾食品、林木食品、小禾休闲食品等项目建设,提升大蒜、红薯、草莓、生姜等脱毒技术的研发、生产水平,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致力拓宽渠道,让农民更富裕。该街道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东片的元丰、晋丰、晋北、福丰四个村充分发挥传统大蒜种植优势,聚力打造特经作物种植示范基地;西片光明、新团、老坝、八灶四个村积极做好土地流转“后半篇文章”,组织村民与农业企业、种植大户开展劳务合作,形成粮食种植规模基地;北片阜北、大新、同德、德丰四个村全面融入城市经济圈,将剩余劳动力吸引到发展城区服务第三产业中去,全面打造多形式、多业态、多种类的致富群体;南片恒北、恒南、恒丰、红花四个村充分发挥恒北村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农旅融合;中片泰西、泰丰、双喜、利民四个村注重发挥紧邻工业园区和城郊区位优势,组织村民就近进厂务工、引导农民种植适销对路的时令瓜果蔬菜入城出售。
致力提升环境,让农村更和美。该街道以恒北村为示范带动、大新村整村整治为抓手,围绕常盐工业园区拓展区拆迁区、沪丰大道沿线、高铁站点区域等以及陈李线沿线综合提升,持续发力,全域整治。统筹推进近郊村废品收购点和砂石货场整治、垃圾治理、河道整治、家前屋后美化等重点任务,扩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覆盖面,在全街道20个村建成“一条河、一条路、一条农庄带”示范点的基础上,年内全面完成全域环境整治任务,并全面落实长效管护机制。(完)
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