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穿越海峡两岸的声音叫“回家真好”! ——“台湾乡亲访南昌、共觅发展新机遇”交流座谈会侧记
参访团在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遗址公园
南昌市领导与参访团
作者:南昌市台办 夏小兰 尤丁发
“台湾乡亲访南昌、共觅发展新机遇”交流座谈会侧记
我是第一次回到江西老家,回到朝思暮思的故乡。”
“一岁时,我就随着母亲去台湾,依稀记得母亲告诉我,她的出生地是上饶一个叫‘花大门’的地名。”
“这是我第二次回到江西,家人们热情的迎接,倍感温暖,又吃到心心念念的冻米糖、砂糖橘和香甜糍粑,回家感觉真好!”
“回家真好!这里有我们长于斯生于斯的祖祖辈辈,我们的血脉都是源自江西,回家看一看是我最大心愿。”
这份穿越海峡两岸的浓烈乡情乡念,和着窗外秋叶拍打声、近处赣江之水流动声,一起不停地涌动、诉说,如诗歌般曼妙,如流水般欢畅,亦如山岳般厚重。
座谈会现场
“台湾乡亲访南昌、共觅发展新机遇”座谈会上,20名来自台湾的江西籍二、三代乡亲与10多名在昌创业就业台湾青年,纷纷发言,倾吐心声。
一声“回家真好”!打开了山水千里之隔的心扉,打湿了思乡怀故之久的眼眶。
座谈交流气氛在亲情温馨话语中蔓延,氲氤。若滕王阁楼上望景观云赏月,思乡的怀想已渐化为无限的感念和期许,与故乡天地相融,与故土山水相依。
雷倩是台湾中华妇联总会主任委员、中华育幼机构儿童关怀协会理事长,也是这次参访团的团长。她祖籍江西丰城,无论是从商还是从政,始终满怀故土深情,她五次回乡探访,也五次带江西籍在台乡亲一起回家看看。
“回家真好!这是一次亲人的聚会,无论是在台湾或者在江西,我们都承接着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都为自己是华夏儿女、江西子女为荣为傲,我们可以在两岸搭起合作交流与经济发展的桥梁,为江西发展共同奋斗!”雷倩的话语深情而令人感动。
这次随团参访年龄最小的是在读硕士研究生雷以谦,她也是雷倩女士的侄女。回忆自己第一次回故乡探访时,她感慨地说:“我2007年来时,故乡的农村还是泥土路,现在都是柏油路,低矮农房变成了小别墅,一切都变化得好快。”“当姑姑带着我面对曾祖父、曾祖母的遗像鞠躬时,心里涌出一股强大的力量,一种踏实而温暖的感动。”
她还自豪地说:“看到故乡的快速发展,我也非常自豪。下届南昌举办海峡两岸交流营活动时,我会带着更多的台湾青年学生一起参加,让他们一起感受大陆发展变化,一起看看我的家乡的美,一起来寻找发展机会。”
从小就根植在雷以谦内心的乡情,正在随着时间推移,正不断拔节生长。
中国文化大学教授欧阳新宜是欧阳修的后裔,祖籍江西会昌,他由衷地说:“江西人文荟萃、人杰地灵,孕育了厚重的历史人文底蕴,作为一名江西籍的后代,无论身在何方处于何地,都不能忘记自己是中国人江西人,始终把弘扬中华文化精神作为己任和使命,自己要这样做,也要教育子子孙孙这样做。”
参访团在滕王阁前留影
“2014年,我参加了第一届海峡两岸(南昌)交流营活动,虽时隔9年来南昌,仍然有一种回家的亲切和感动,感动得都想哭。”祖籍江西万载的台湾佑鹏健康科技公司总经理曹济鹏,再次回乡看到家乡山山水水时,数次硬咽动容。“南昌大变样,真不敢相信。这次回乡除了受家人的嘱咐看望乡亲,还会在这里寻找企业发展的机会。”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故土,是每一位远行的赣鄱儿女的内心归宿。文化,是每一个漂泊的炎黄子孙的精神依托。发展,是每一名心系故乡亲人的共同期许。
亲望亲好。“一家人一家亲”岂止是故土乡情的期许与帮助,在促进昌台融合发展上,南昌把在昌就业创业的台胞当家人一样爱,当亲人一样帮,让他们有“回家真好”的归宿感、幸福感。
“我是台湾桃园人,学的是幼儿教育专业,当看到江西幼儿事业发展的机会,在政府和省市台办的关心支持下,2019年就在南昌创办了第一所托幼所,现在已经开办了3家。下一步,还将在上饶、宜春等地拓宽。”江西威凯友希托幼园总经理台籍青年施品卉,幸福地与江西籍在台乡亲们分享自己选择江西创业的发展历程。
台籍青年林隆贤,在经历过多次国外创业就业经历后,最终选择在南昌发展,他自豪地说:“南昌就业环境好,同享同胞待遇政策落实得好。到南昌来,台办给予我很多就业创业指导,这在国外是不可能的。帮我找到一家装饰公司,发挥了自己专业特长,现在我已经是景观部负责人。”谈到未来发展时,林隆贤表示会把在台湾的妻儿接来,开一家自己的公司,在南昌深耕发展。
一名名台籍青年在昌创业的发展历程,一位位江西籍在台后代思故怀乡的心路历程,如钟鸣鼓擂般高扬着“回家真好”的旋律,穿越两岸台胞的心灵归途,萦绕回响。
“纵横神州一弹指,来去海峡两乡情。”雷倩曾创作此诗表达了深爱祖国、深爱家乡的真挚情感,与众乡亲在一起的座谈交流中,再一次念起时,她已热泪盈眶……
窗外,有几片红叶正随风飘落,我想,无论飘向多远、飘向何方。终究,它一定会寻找根的方向,也一定会融入大地的怀抱!
来源:南昌市台办
稿件由南昌市台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