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闻视窗

大连民族大学迟津生:与科普推广工作相伴成长

发布时间:2023-12-04 12:23:32

中新网辽宁新闻12月1日电(李佳洋 李雅楠 雷玉兰) 传说中的“火焰掌”真的存在吗?曼妥思糖豆为什么会引发可乐喷泉?半导体还能用来“炒酸奶”?什么是可持续建筑?第六届国家民委系统科普讲解大赛现场,选手们结合多媒体、实物道具、动画等多种方式,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将深奥晦涩的科学知识融入日常生活,以身边人身边事为例,把难懂的科技原理讲解得通俗易懂、趣味盎然,为现场的评委与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的“科普盛宴”。大连民族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22级研究生迟津生,凭借自信大胆的舞台形象、清晰流利的语言表达、切合社会热点的话题选择,从6所高校、32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

这是他第四次走上国家民委系统科普讲解大赛现场,从大一到研究生二年级,从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再到第六届科普大赛,记录着他对科普推广工作的热爱。

精益求精,千锤百炼

“诱惑的背后满是陷阱。”电影《孤注一掷》的爆火,引发了迟津生对AI诈骗课题的深度思考:当我们遇到AI诈骗时应该怎么做?在互联网急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大多缺乏对科技知识的了解,谈起AI高科技时难免会困惑、焦虑、恐慌,为更好地帮助大众预防AI诈骗,迟津生选择以“预防AI诈骗”为主题,运用所学计算机视觉方向图像的语义分割的知识参加此次比赛。

虽然这是他第四次参加比赛,但是准备的过程仍旧困难重重。从报名参加比赛开始到成果展示只有一个月的时间,选题、看国内外论文、对AI原理做调查报告、做出ppt,任务接踵而来。比赛讲解时限为4分钟,在此期间,讲解和PPT演示将同时进行,这也意味着讲解字数要控制在800到850字之间。如何将复杂繁冗的科学原理用简单清晰的话语解释清楚,对迟津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一个多月里,迟津生不断地翻阅相关书籍,查找资料,浏览历年比赛视频,保证获取的知识准确可靠,避免出现原则性或者基础性错误。接着,他把罗列的知识点梳理清楚,形成完整的脉络,再进行多次讲解练习,甚至邀请同学、朋友当观众来模拟比赛。反复地训练,提高了流畅度与自信心,为了合理控制时间,还要把语言不断凝练、再凝练,几经打磨、修改,最终定稿。

“其实我们只需要让对方用手指或者手掌在脸前来回移动,或者将脸左右旋转,如果他的面部出现扭曲或闪烁的情况,那就是AI换脸无疑……”正式比赛当天,迟津生全身笔挺地站在舞台上,目光如炬,神情自信,肢体动作与语言节奏完美配合,声音慷慨激昂,用充满激情的演讲将AI知识传递给现场的评委与观众。现场掌声不断,高潮迭起。意气风发的他,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超越了其他31位选手,将此次讲解大赛的桂冠收入囊中。

锲而不舍,厚积薄发

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优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日常的训练和学习。虽然是工科学生,但对主持一直心怀热爱的迟津生本科期间曾担任我校2018届广播电视台的台长,每天的早晚训练锻炼了他语言的表述、讲解能力,每周的新闻即兴评述考核更是提升了他的临场反应能力,多次的舞台主持经验让他能很好地把握台风,变换语调,在广播电视台的经历使他多了几分从容与自信。

丰富的舞台经验使他更熟知语言的表达方式,但从文艺舞台到知识擂台的转变还需要他不断地学习、调整,“因为参加过多次比赛,结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选手,所以我更能看到自己的短板,要想成为更优秀的人、把更多的科学知识宣讲给观众,就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拓宽知识面。”迟津生说。考取我校研究生后,他在日常学习、知识积累等方面投入了更多时间精力。

因为有往年的参赛经验,对于比赛流程、规则,他已了熟于心,所以第四次站上科普讲解大赛现场的他显然更加得心应手。他不仅诠释了自己对AI技术的认识,还展现了自己对科普宣传工作的热爱。

“多次的参赛经历让我更加理解了科普讲解的意义,我想继续在科普这条道路上坚持下去,不论名次,无关奖杯,只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述让大众明白更多的科学知识,正确认识科学技术,这也正是科普讲解大赛的意义。”迟津生说道。

近日,又一喜讯传来,由科技部主办,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广东科学中心、广东广播电视台承办的第十届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开赛,来自全国各地的80支代表队共计265名选手同台竞技,迟津生荣获大赛优秀奖。一次次奖励对迟津生来说是鼓励,更是动力,让他在自己所热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迟津生在民大已度过了六年的时光,现阶段正在杭州实习,进入工作岗位的他有了更宽广的实践平台,依旧努力做科普工作的推广者,不断磨炼本领,克服艰难险阻,在坚持与奋斗中谱写青春之歌。

辽宁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