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新疆是我国唯一的海岛棉(长绒棉)产区,新疆长绒棉品质优,产量大,常年供不应求,但受制于机械化采收“卡脖子”和良种繁育、种植农艺等一系列问题,长绒棉种植面积急剧萎缩。近年来,我国科学家聚焦长绒棉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奋力攻关,以科技创新助力长绒棉产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即日起,“今日十二师”微信公众号推出系列报道《中国长绒棉产业发展突破“卡脖子”难题》,敬请关注。
《中国长绒棉产业发展突破“卡脖子”难题》系列报道二:
长绒棉机采彰显中国“智”
采棉机作为连接棉花种植与加工的重要枢纽,其装备水平决定了行业产出效益。今年,我国科学家根据新疆长绒棉生长特点,成功研发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履带摘锭伸缩式采棉机,填补了我国大型自行走式长绒棉收获机械空白。
10月22日,重庆机电股份公司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十二师新疆润丰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田永军,带领技术人员在岳普湖县聂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万亩长绒棉种植基地,对新一代采棉机开展规模化试机作业。聂伟种植长绒棉多年,往年大都是人工采摘。
不同于陆地棉,长绒棉棉铃距离地面近,棉桃棉絮的形状及大小、吐絮后的蓬松程度、棉絮在棉壳中裸露面积、棉株的高度都有较大差距。由于长绒棉本身纤维长度长,国际上沿用至今的水平摘锭采棉机械采摘的长绒棉,在后期皮辊式加工中无法很好地清除籽棉中的杂质、叶榭,长绒棉纤维纠缠严重、索丝多、疵点多。
阿瓦提县棉花加工厂总经理文仲根说:“长绒棉纤维地弯曲度和弹性都不如细绒棉,很难进行清杂。以前棉花清杂机械的工程师设计了很多方案,都很难达到国家标准。
田永军说:“传统水平摘锭采棉机由于公转和自传速度过高,采收环节必须喷水,而且采棉机的摘锭是带锥度的,但棉籽是圆的,采收时棉籽会出现滚动,棉花就会产生棉结或者索丝的问题。
2003年起,重庆机电股份公司与十二师新疆润丰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有限公司联合开展长绒棉采摘机械技术公关,突破国外技术壁垒,研发全国产新型长绒棉采棉机,所有零部件全部为我国自主设计制造,并创新设计了车载籽棉清理系统,核心部件“采棉总成”采用具有国际专利的摘锭矩阵式排列、摘锭伸缩式脱棉等创新技术。2015年,经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专家鉴定,新型“采棉总成”在摘锭式采摘、脱棉技术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能适应我国及国外大多数机采棉和部分手采棉的采摘。
经过近20天的采收试验、采样检测,新型采棉机采摘效率高、采净率高、棉纤维破损率低、含杂率低,各项指标全部符合国家同类标准。
喀什地区岳普湖县聂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聂伟说:“新型采棉机采收后,棉花没有一点索丝,对纤维度断裂比影响也特别小,含杂率有时比手采的还干净。”
阿瓦提县棉花加工厂总经理文仲根:“现在我们的加工环节压力减轻了许多,相信经加工和清理后,可以实现皮棉含杂3.5%左右。”
为了更好地验证新型采棉机的采收效果,12月4日,田永军团队在兵团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机采长绒棉高产示范田,配合长绒棉机采新品种进行了采收试验,经过现场专家组评估,新型采棉机采净率达到95%,每亩节省采收费用1000余元。
来源:中新网兵团
主办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