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新竹青少年管弦乐团跨海北上,到辽宁举办 “少帅足迹回响曲”演奏会,紧接着就是东北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张氏帅府博物馆揭牌仪式,新竹县县长邱镜淳率团参加,将辽宁与新竹交流推向高潮。
寻迹张学良,奏响两岸曲
现场演奏《竹东山城歌》,指挥是来自新竹的青年郭芳如
演奏少帅回响曲之《远眺》,著名作曲家82岁的庄汉老先生亲自上台指挥
八月的辽宁,骄阳似火,热浪汹涌,而来自台湾新竹县的青少年管弦乐团的辽宁首场演出,把人们带入了历史和亲情的回忆中,沧桑而又温暖,给这个盛夏注入一缕清凉。举办这场名为“少帅足迹回响曲——辽宁印象”演奏会的乐团来自新竹,由两岸音乐人联袂打造,为老、中、青三代组合,其中有四十多位来自新竹中小学的学生以及他们的老师,学生最小年龄只有7岁。年龄最长的是82岁的著名音乐创作人庄汉老先生,他曾经多次深入新竹,带着对音乐的热爱、对历史的追忆和对新竹的深情,与当地少数民族交流、畅谈张学良,汲取创作灵感和艺术元素,创作并编排了“少帅回响曲”的主要曲目。著名二胡演奏家杜恩武先生,出生在沈阳,多次受邀到新竹,与新竹乐团合作演出。
在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厅,观众座无虚席。大家沉浸在音乐之中,留恋在时而婉转、时而欢快、时而悠扬、时而跌宕的乐曲之中。有的观众为新竹乐团而来,有的观众为张学良而来,有的观众为国家著名指挥家和演奏家而来,有的观众为管弦乐而来,但随着音乐律动,乐团和观众达到了和谐统一。“少帅足迹回响曲——辽宁印象演奏会”演奏的主要曲目《远眺》《火车》《战魂》等是以张学良将军的生平事迹为题材,由国家一级作曲、指挥家庄汉先生创作、编曲并亲自担任指挥,这是在张学良将军的家乡辽宁的首场演出,讲述了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丰富而传奇的人生轨迹,以及两岸的历史文化因缘;《快乐的聚会》《十八姑娘》《竹东山歌城》等反应台湾原住民族的乐曲,让观众感受到了宝岛风情和原住民族的风采;《赛马》《黄土情》《橄榄树》《松花江随想曲》等,则拉近了海峡两岸的距离,情感交融,激动不已。乐曲感人动听、回味悠长,既展现管弦乐的独特风格,同时更饱含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手足之情、民族之义。在铁岭市的市民服务中心的演奏会也同样精彩,本山民族乐团、开原民主小学师生带来的唢呐独奏、《在那遥远的地方》等节目为演奏会助兴。
音乐比语言更能征服人们的心灵,由两岸音乐人、老少同台演绎张学良的两岸情,既是音乐和艺术的创作和演绎,又是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也带给两岸观众,包括新竹乐团的青少年乐手的家人和辽宁的当地观众音乐和情感的双重震撼。新竹管弦乐团团长郭远彰说,沈阳和铁岭的观众真是太热情了,喜欢我们的音乐,也尊重我们参与演奏的每一个人,张学良将军的家乡人让我很感动。
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当沉重的一页被翻开,照片和史料映入眼帘,台湾朋友终于了解了自己在教科书上看不到,但却震惊中外的历史事实到底是什么样子。担纲 “少帅足迹回响曲”演奏会的青年指挥郭芳如说,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心灵的震撼”。虽然因为家乡新竹和演奏会的缘故,芳如对张学良的故事有一些了解,但庄汉老先生谱写的《眺望》等曲目,还是无法理解,也因此无法胜任演奏会现场指挥,只能由庄汉老先生亲临指挥。在参观张氏帅府和九一八博物馆馆后,她有了很多深刻的感悟,辽宁之行的收获也是音乐创作的源泉。乐团的小乐手们,很多是在父母的陪同下前来,在参观时,有的家长每到一处就拿起手机上网查找详实的资料,帮助小朋友更好地了解历史和地理常识。对于历史的探究以及史实的尊重、求知的欲望,相信这些都是未来两岸交流的希望和基石。
相聚大帅府,相牵两岸缘
国台办副主任龙明彪为张氏帅府博物馆授牌,沈阳市副市长张景辉接牌
新竹县县长邱镜淳(中)参加张氏帅府揭牌仪式,并带团参加第七届“两岸三馆年会”
辽宁与新竹有着深厚的渊源,在新竹五峰乡,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度过了十多年的幽禁岁月,与当地少数民族结下了深厚情谊,至今还广为传颂。在2011年,辽宁省向新竹县捐赠2000万元新台币,用于在新竹五峰乡重新修缮和重建张学良故居纪念馆,如今被证实命名为张学良文化园区。而在沈阳,2016年6月,经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批准,张氏帅府博物馆正式成为东北首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并于9月,由国台办副主任龙明彪和交流局副主任王冰亲临,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新竹县县长邱镜淳率团出席。至此,辽宁沈阳和台湾新竹,一南一北,共同记录和传承张学良将军的两岸情。
置身张氏帅府,犹如穿越时空,步入到波澜壮阔的民国历史画卷,既可领略两次直奉大战、东北易帜、枪杀杨常、武装调停中原大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酝酿、决策和发生,也可品读一代枭雄张作霖乱世崛起、问鼎中原,千古功臣张学良改弦易帜、促成统一的曲折历程,感受父子两代叱咤风云的政治生涯和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聆听张学良将军的陈年往事和爱国情怀,仿佛与当年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少帅在此握手,在大是大非间,追忆少帅当年的风采,任时间流淌,岁月永固。赵正贵老先生的父亲,是张学良将军在新竹幽禁期间的看守所长,老先生也因此在幼年时期与张学良常常接触。对于老先生而言,张学良是一位可亲可敬的长辈。第一次来到张学良的老家,老先生表情凝重,不停用相机收录着有关张学良的珍贵历史史料。他说,我想把张学良的事情讲给更多的人听。有人说,张氏帅府我是第一次来,也是第一次来到在历史课本看到的地方。还有的人说,这里张学良的历史更加深厚,有很多事件是第一次看到。
走行在辽宁,续写两岸情
新竹县少数民族基层民意代表在参观毛丰美的事迹展示馆
新竹县少数民族基层民意代表在代表大梨树精神的“干”字碑前集体留影
从新竹而来的台湾朋友,大多都来自台湾山地和乡村,很多都是首次来到东北,对于这片“白山黑水”非常陌生。无论是沈阳现代都市,鞍山钢铁城市,抚顺满族发祥地,还是丹东边境城市,本溪秀美山城,每一个交流活动的同时,都是一次发展进步的读写。在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的丹东凤城大梨树村,全国人大代表、优秀共产党员毛丰美带领大梨树人,将昔日荒山变成了万亩果园,发展工、商、农、贸村集体经济,让大梨树人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大梨树村是当今新农村建设的典范。新竹少数民族基层代表们对深受爱戴的大梨树村带头人——老书记毛丰美肃然起敬。有的代表说:“我和毛书记做的比起来差太多了,感到很有压力。回去后要好好努力才对”。还有的说:“我要把毛丰美的事迹带回去,让家里的国民党员们学习,要振奋起来,好好努力!”对于毛丰美行使全国人大代表职责,在人大会提案,为老百姓发声,一位代表说说:“我和毛丰美做的事差不多,都为民众发声,他很了不起。”大家甚至对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产生浓厚兴趣,直到参观结束还在车上热烈讨论。相信大梨树,这个美丽的乡村,给代表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和许多的感触……
品味清文化,同圆中华梦
在抚顺新宾永陵,与“太皇太后”“皇阿玛”合个影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中华文化是维系两岸血脉亲情的纽带。辽宁清文化底蕴厚重。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抚顺新宾举兵、建都、称汗,拉开了清朝的历史序幕;历史上康熙、乾隆、嘉庆和道光等多位清朝皇帝曾专程回新宾清永陵祭祖。在清永陵,壮观肃穆的仿乾隆皇帝东巡祭祖表演,在赫图阿拉老城,仿乾隆皇帝登基大典表演,将时光还原到了八旗铁骑一统中原的时代,一位营员说,我很喜欢看《甄嬛传》,但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味道,太爱这种味道了。在赫图阿拉老城村,来自新竹的大学生营员们在满族特色的农家院内流连忘返,他们一会儿在屋前来个自拍,一会儿上坑盘腿坐坐,一会儿压压农家的水井,一会儿到屋前的地里摘些蔬菜。在农民自制的满族特色品商店内,各种商品几乎被抢购一空,大家说要将“启运之地”的好运气带回台湾。午餐时,大家品尝了满族特色待客佳肴“八碟八碗”,不断地连连称赞。在满乡故里找寻两岸共同的历史脉络,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牵引下,两岸同胞的心走的更近,情融得更浓。
辽宁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