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政务要闻

天心区:多措并举护生态 蓝天碧水映青山

发布时间:2024-01-16 17:25:44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周娟艳 记者 陈新

碧空如洗,湘江浩荡,“绿心”葱郁。近年来,长沙市天心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护好一泓碧水、一片青山,“天心蓝、绿心绿、湘江美”成为天心高质量发展靓丽底色。

根据《长沙市各测点空气质量日报》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天心区空气优良率为90.1%,全市国控站点排名第一;PM2.5 浓度为35μg/m3 ,全市国控站点排名第一,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碧水长流,水质整体稳中向好,近五年来湘江天心段国省控断面城市水质稳定Ⅱ类并持续向好。

久久为功,换蓝天白云常相伴

大气治理入之愈深,其进愈难,空气质量如何进一步提升?天心区依托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坚持双月考评,及时研究解决环保领域重点工作。在环委会牵头抓总下,部门、街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联防联动。

完善临界天应急管控调度制度机制,全年共下达调度令70次,实现临界天保良19天。建立应急管控重点目标清单,摸排餐饮门店268家、建设工地67家、涉气企业45家。

加强防污治污设施升级。新建道路高压雾桩降尘设备19套,改善汽车尾气及道路扬尘污染问题;建设街镇标准点12个,健全全区空气监测网络;试点建设集中式“钣喷中心”,破解汽修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难题;积极推进绩效提级工作,辖区7家重点行业提级企业均在9月前完成了绩效提级工作,成为长沙市前两批完成重污染天气绩效提级工作的企业。

提升大气环境智慧智理能力。以天心区政府打造“智慧天心城市运营指挥中心”为契机,2023年启动建设天心区环境治理监管平台,以可视化-成因分析-数据告警-预警预测-调度交办为基础,通过整合天心区近2年历史环境大数据,对大气、水质、污染源、噪音等数据进行集中展示、统计分析、数据告警、大气预报,提升天心区环境治理的信息化水平。

系统治理,护水清岸绿好风光

滔滔湘江水,南来北去流。湘江流经天心区8个街道,全域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守护母亲河,既是责任也是使命。近年来,天心区在水环境治理的征途中,步履铿锵!

治水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深入推进的长期工程。摸清家底、精准把脉,成为水环境治理的前提。以此为据,天心区开出了完善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等一系列对症良方。

水环境治理,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核心是管网建设。2023年度,天心区加大管网建设力度,完成了西湖安置区雨污分流改造、幸福庄园临时排水管网建设、广场东路等雨污分流项目,投资约4.31亿元,新建或改造污水管网19.73公里,雨水管网26.24公里,有力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

2023 年天心区投入 12.93 亿元,高标准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一是区环委办牵头抓总排污口整治,督促属地开发规划与排口整治齐推进。在黑石铺片区双管子河排污口整治过程中,成功建议属地政府提前将该片区开发纳入年度重点项目计划;高效完成辉鸿食品有限公司、运城物流园等污水大户地块的拆迁、腾退,有效解决排口溢流导致河道水环境较差的问题。二是完善联动机制,强力推动排污口整治落地见效。高质量完成 “ 长沙市天心区双管子河 2 号支流 ” 任务,完成一体化设备的日常维护及前端一力物流园的雨污分流纳管工作。同时主动作为推进改造,将汇入排污口前端本无法纳管的 “ 披塘安置小区 ” 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并对管网重新设计改建后纳管,实现了排污口源头污水减量,目前双管子河沟渠水质稳定达标。三是高标准谋划,实现排口整治与乡村建设的有机结合。 “ 长沙市天心区兴隆钓场东南侧沟渠汇集口排口 ” 汇集兴隆村境内水系,为当地农田灌溉用,故沟渠垮塌,黑泥淤积,天心区投入 600 万元对土木桥至桂苏路排渠进行全线清淤、清障护砌及开展水系工程连通整治,同时劝退养殖户、设置三格净化池,确保生活污水不直排渠道,全面提升了该农村区域抗御洪涝和干旱灾害能力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实现水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被评为“湖南省排污口整治典型案例”。

多措并举深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对洋湖水厂段一级保护区护栏进行了 2 层护栏、 2 道刺网、钢筋加固的 5 级防护 加固试点,并将护栏防护升级措施推广至猴子石水厂段,有效减少无关人员进入一级保护区情况。同时,开展科技赋能探索,实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电子监控驱离试点,完成16处电子驱离设备的安装调试,成功通过技术手段提升水源地保护能力。

示范创建,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暮云街道许兴村利用一定基础的乡村马拉松赛事、千亩油菜花基地、绿色骑行,打造农业示范片,培育农产品品牌,实现乡村旅游和农业产业的融合发展;强化小微水体治理和管护,持续推进小微水体治理;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引导群众逐步养成垃圾分类收集的习惯,形成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在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基础上,推进“美丽三园”建设;成功创建为长沙市第三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

通过设置减音降噪宣传栏、无噪音党群邻里服务中心,利用社区微信群、噪声监控实时显示屏、禁噪标识标牌、巡逻车小喇叭等措施,天心区坡子街街道青山祠社区及文源街道梅岭社区形成了良好的降噪氛围,成功创建为2023年长沙市宁静小区(噪声控制示范区)。

严格执法,护航生态文明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2021年以来,天心区共办理了36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案件,覆盖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林业、水利、住房(城管)、自然资源六大类,案件办理数量居内五区第一,切实落实“环境有价、损害担责”的原则。其中,长沙市生态环境局天心分局 牵头办理的湖南力鼎工贸有限公司噪声污染案件,为全省首例噪声污染类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于2023年5月获评湖南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第一批磋商典型案例。

源头防控,优化产业布局

天心区以《湖南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总体管控要求暨省级以上产业园区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和《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为指导,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制定了《长沙市天心区生态环境产业布局规划指导意见》,统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区域产业布局不断优化。

近年来,天心区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成功引进360全国科创研发总部(长沙)、湖南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等一批项目,形成了“1大数据交易所、2大算力中心、8大数据中心、6000余家数字经济相关企业”的产业生态,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答卷。

联合协作 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加强市区联动,天心区圆满承办了2023年六五环境日长沙主场活动和2023年长沙市生态环保产业供应链论坛。多方联动,积极开展社会宣传活动。长沙市生态环境局天心分局联合社区及环保志愿者,全年组织开展了世界水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国低碳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环境保护宣传活动,积极宣传环境保护知识,不断增强群众环保意识。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新征程,再出发,天心区将驰而不息,善作善成,为加快建设“智慧天心、融城核心”筑牢绿色发展根基,让蓝天常在、空气常新、碧水长流的天心更美丽,更宜居!

作者:周娟艳 陈新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