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11时06分,命名为“济高科创号”(智星二号A星)的国内首颗星载一体化设计研发的X波段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搭载捷龙三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海上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成为济南高新区2024年度首发星。今年,济南高新区围绕“通信、导航、遥感”三大领域布局,还将有20余颗卫星陆续发射。
据了解,“济高科创号”卫星由济南智星空间技术有限公司研制,该星的主载荷为X波段平板式相控阵雷达系统,对地成像分辨率达1米,最大幅宽可达90千米,卫星星体结构和相控阵天线面板,都是采用适合批量制造的3D打印的蒙皮点阵结构,是目前国内在轨应用的最大的3D打印卫星结构,卫星运营后将为自然资源监测与调查、灾害应急管理、国土资源普查等应用领域提供高频遥感数据服务。
据悉,智星空间项目是济南高新区联合山东铁路发展基金有限公司、济南市财政投资基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引进,充分发挥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优势,不断探索金融资本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方面的新理念、新思路,采取“资本+招商”的模式,在项目融资、载体支撑、产业融合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支持,成功引进智星空间项目落户济南高新区。
2021年以来,济南高新区先后发射国内首个“天基互联网+遥感小卫星”模式的创新型遥感星座项目“齐鲁卫星”,世界首颗量子通信加密微纳卫星“济南一号”,国内首个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星座的试验卫星“泉城一号”等各类卫星10余颗,规划发射卫星超过170颗。短短3年内,完成商业航天“通信、导航、遥感”三个重要领域全面布局,这些以“济南”“泉城”命名的卫星也彰显着济南迅猛发展的空天力量。
目前,济南高新区依托已经布局的卫星星座,制定空天信息产业规划,绘制产业地图,按图索骥,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建链、延链、补链,加快项目招引,打造产业生态。当年实现济钢卫星总装制造基地项目签约、开工、封顶,跑出了项目建设的“高新速度”。先后引进智星空间卫星研发智造总部基地项目、飞索航天低轨道高分遥感卫星星座项目,推动卫星平台及载荷研发、卫星总装、卫星测试、卫星运营在内的卫星产业链在济南高新区初步形成。据统计,济南高新区已拥有空天信息产业相关企业60余家,营收超百亿元。
依托强大的软件开发实力,济南高新区正不断向空天应用领域纵深发展。随着车联网、无人驾驶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比亚迪、吉利等更多新能源车企在济南落地整车生产项目,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济南高新区正着手打造卫星应用产业示范区。
下一步,济南高新区将围绕空天信息等前沿技术创新领域,继续在航天新材料、卫星关键单机部件、卫星应用终端设备等环节引进重点项目,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做优做强产业集群,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在科技研发、星座建设、卫星应用、产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协同并进,打造优质的产业生态,率先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稿件由济南市委台港澳办提供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