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运福年,龙行龘龘。2024年是农历甲辰龙年,春节前后,济南“非遗人”出奇招、拼创意,创作的文创产品丰富多彩,为人们送去新春的祝福。
济南兴隆舞龙的第十代非遗传承人——张连水。
张连水说,兴隆舞龙队将发扬传承好龙的精神。
“二龙戏珠”“二龙盘缠”“巨龙腾飞”“盘龙卧海”“青龙过桥”……“巨龙”腾空,在张连水和队员手中上下翻飞,十分威武。在济南市市中区兴隆街道,有一支家喻户晓的舞龙队——兴隆舞龙队,距今已经有200多年的传承历史,68岁的张连水是这支队伍的领头人,也是济南兴隆舞龙的第十代非遗传承人。张连水介绍,舞龙技艺起初来源于传说中的“青龙大战蜘蛛精”的故事,许多动作如“青龙过桥”“龙出洞”“龙盘柱”等灵感都来自于此。“兴隆舞龙在2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逐渐形成独特的‘九节龙’样式。”2024年春节期间,兴隆舞龙队有近60场演出。“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希望舞龙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在长久的传承中,发扬好龙的精神。”张连水自豪地说。
都婉莉巧手“造”龙。
非遗剪纸里的“龙腾盛世”。
“巨龙”可腾空天际,也可遨游方寸间。作为剪纸、叶雕代表性非遗传承人,都婉莉以纸张作为载体,用一双巧手为一片普通的彩纸赋予立体的形象。龙年到来,在方寸之间,都婉莉巧手造龙,让一条条巨龙遨游其间;国家级“非遗”济南皮影戏传承人李娟,一把刻刀演绎龙年故事,在春节期间她为市民呈现多场关于龙的皮影戏;非遗衍纸技艺创作的彩带龙头,呆萌可爱,深受市民欢迎……
指尖生花,非遗衍纸技艺作品——彩带龙头贺龙年。
一把皮影刻刀演绎龙年故事。
都婉莉手中的巨龙神采奕奕,活灵活现。
国家级“非遗”济南皮影戏传承人李娟,在春节期间为市民呈现多场关于龙的皮影戏。
济南兴隆舞龙积极备战训练。
寻年味,赏非遗,一系列充满文化艺术气息的非遗作品“龙”重登场,这些技艺精湛的作品,既体现传统传承,又契合当下审美,以国风元素诠释最新、最潮的年味,让非遗融入日常生活。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济南市台办供稿)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