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工作中提到,要大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听后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全国人大代表、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周虹说,将深入学习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的好举措和好方法,积极探索新思路与新模式,立足本职、勤勉履职,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出力献计。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全国两会,周虹把目光聚焦在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上。近一年来,她多次到产业园区、职业院校以及教育、人社等部门走访调研,收集各方声音,反复推敲打磨建议。她呼吁,在职业教育领域加快布局建设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培育更多适应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注入强劲动能。
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
2010年,周虹从外地调入广东工作。14年来,她从一线教师成长为学院院长。“我见证了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也深刻感受到当前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她说。
长期深耕职教领域,周虹深知,职业教育是连通企业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一方面要主动适应产业升级产生的新需求,另一方面也要满足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
“人才链与产业链要同频共振,就必须促进产教融合。”周虹回忆,一年前自己在东莞的一家弹簧制造企业调研时发现,由于专业对口的人才较少,企业探索建立“先招聘再培养”的用人模式,逐渐形成一套员工培训的专用教材和课程体系。
“当时企业负责人提出,可以免费向学校提供这些学习资源和实训场地,让学校为企业及整个行业培养紧缺人才。”周虹意识到,这是人才培养端与需求端存在衔接不畅情况。
在去年全国两会上,周虹提交了“关于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很快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关注与回应。
更让她振奋的是,为统筹解决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问题,国家层面产教融合政策供给持续增加。过去一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等政策文件陆续出台,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关部门对我们的建议很重视,这也激励我更加认真勤勉履职,为行业发展建言,为人民群众发声。”周虹说。
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献策
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坚实支撑。对于人才培养端的职业教育而言,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现阶段的重要命题。
近一年来,周虹走访了东莞、广州、深圳、佛山等省内多个地市的中高职院校与人社部门、教育部门,还前往江苏、浙江、云南、贵州等省份的企业、高职院校调研,探索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办法。
“这是关乎职业教育发展的大事要事,也关乎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周虹与学生、老师、企业管理人员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负责人面对面交流,梳理问题、听取建议。她了解到,越来越多的职校毕业生选择升学深造,但由于职业教育体系尚不完整,职业本科院校数量较少,不少想要升学的职校学生需转到普通教育赛道。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在专业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周虹说,由于教育类型不同,一方面职校学生进入普通本科高校,可能没有相对应的专业可以选择;另一方面,人才成长过程中面临知识和技能的衔接、融通等问题。
“未来,期盼职校学生能有更多升学深造的途径。”周虹建议,职业教育应建立起与普通教育一样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硕士乃至博士层次的高素质大国工匠。在她看来,这既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多途径成长成才的通道,也能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升级,同时有助于增强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
周虹表示,当下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已经迈出重要步伐,未来建立起与普通教育一样的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实现自主独立培养硕士乃至博士,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但我们必须想在未来、提前布局,才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需求”。
记者手记
把情况摸清,把对策谋实
在和周虹的交谈中,她习惯性地将学生称为“孩子”。“中职的孩子们升学到高职后,技能学习怎么连贯起来?”“高职毕业后,孩子们的核心竞争力在哪?”每一个问题背后,都是周虹对职校学生的关心、关注。
“把每一个学生放在心上,我们的工作就有了切切实实的着力点。”周虹心里装着学生,所以她的建议总是和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周虹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要善于发现本职工作中的问题,积极思考,把情况摸清,把对策谋实。”为此,她走进省内外几十家企业,多家中高职学校调研,与相关各方深入交流,掌握第一手鲜活素材,拿出了一份份沾着露珠、冒着热气的建议。
南方日报记者 刘汉能
统筹:龚春辉
来源:南方日报
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邮箱:gdtb2020@163.com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