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齐鲁时空

一顶簪花出圈的偶然与必然

发布时间:2024-03-11 20:36:51

“蟳埔”“簪花”抖音话题播放量超40亿;小红书上,与簪花相关的笔记超过42万篇……头顶一圈五颜六色的花环,身着传统服饰,这样一身亮眼的装扮,逐渐成了各大古镇、古巷、古城随处可见的风景。而其发源地——福建泉州一个名为蟳埔的小渔村,也迎来了一拨又一拨想“做一日簪花女”的外地游客,日均游客1万余人,节假日游客人数近3万人,全年游客量超200万人次。原本少有人知晓的小渔村,俨然成为新兴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被当下的年轻人视为新晋潮流单品的簪花围,其实是从当地生产生活中发源而来的。为了服务渔业生产的需要,在海边劳作的女性选择了将头发梳起的利落发型,在爱美天性的趋势下,她们会用鲜花装点头发,便逐渐形成今天所见的花环绕头的簪花造型。

这样看,簪花围的爆火其实是非遗民俗在今天的活化和复兴。而成功点燃这根引线的,则是明星网红效应和线上传播手段的双重加持。据网友溯源,簪花围在线上产生有规模的热度,始于演员赵丽颖簪花造型的出圈。而后,在明星、博主的轮番造访下,蟳埔村簪花围迎来了持续的流量涌入,在社交媒体上成功刷满了存在感。

簪花围之所以能火起来,并不全是出自偶然。这背后,不光有经年累月不改旧貌并且已经深刻融入日常生活中的簪花传统的延续,也与近些年来旅游、服饰等总体消费趋向的变化有关。

有学者将蟳埔簪花的火爆解读为当前人们旅游动机的改变,即从观察他者生活变为体验当地生活。从服装造型上作出调整,融入当地人的装扮,便是体验当地生活最直接的途径。簪花、穿上当地人的服饰,在当地标志性建筑处逗留打卡,表达自我个性和理解异地文化的双重目的在旅游过程中实现了统一。

簪花围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它在被展示时是作为民族服装的重要配饰出现。遍观社交媒体上与簪花相关的内容,会发现簪花常常与马面裙、傣族服饰、旗袍等同时亮相的出奇混搭。而发源于蟳埔村的簪花,也走出了一村之地,步伐迈到了苏州园林、西安古城等看似无关的场景中。

可见,簪花作为一项独立出来的民俗文化,已经与时下流行的民族风旅拍产业实现了融合,悄悄走上了民俗文化产业化之路。民俗文化从传统中来,也蕴藏着极大的经济价值,一经充分有效地利用,搭上现代产业的快车会驶向更广阔的天地。一顶簪花的爆火,实质上昭示了民俗文化在今天拥有的更多可能性。

(记者 李梦馨)

来源:大众网 

主办单位:山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