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东莞外贸数据出炉:今年前2个月东莞外贸进出口1853.3亿元,继续稳居全省第二位。外贸整体规模延续去年第四季度增长势头,增速跑赢全国,同比增长10.6%。
新年以来,东莞持续出圈:2月20日,OPPO在滨海湾举行AI手机战略发布会,解锁新一代智能终端的想象空间;3月4日,中国散裂中子源打靶束流功率达到160kW,超过设计指标60%,吸引全球关注……春回大地,人们深刻感受到东莞“回暖”了。
去年,东莞工业增加值增速由负转正,连续5个月正增长;主导产业电子信息扭转下滑态势,华为、OPPO、vivo手机产值增长13.3%;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新型工业化持续发力,东莞制造业升档提质,迎来“开门红”。
外贸回暖??
内外贸联动开拓新局面
东莞经济“开门红”,率先在外贸领域显现。
2023年,东莞外贸承受住压力,全年进出口总值实现1.28万亿元,稳居全国第五位;其中,第四季度增长7.7%,扭转前三季度下降态势。今年前2个月,东莞外贸延续增长势头,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0.6%。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黄奇帆表示,对外,东莞是外循环的先锋;对内,东莞是内循环的枢纽。在国家新发展格局下,东莞肩负起把外循环带进内循环的枢纽使命。
东莞一方面全力稳定国际市场,打出产品突围、市场突围、通道突围的“组合拳”。
在产品突围方面,今年前2个月,东莞出口集成电路增长30.1%。去年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整体增长33.9%,成为东莞外贸稳定器。
在市场突围方面,东莞持续巩固欧美日韩台传统外贸市场,拓展中东、中亚、俄罗斯、拉美等新兴市场。今年1—2月,东莞对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美国、欧盟进出口均呈两位数增长,对其他金砖国家进出口增长9.9%。
在通道突围方面,莞港共同打造的“空港中心”项目,是全球首个直达机场空侧的“海空货物联运”设施,运行近一年来,累计进出口货物重量约3500吨、货值约16亿元。《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总体方案》获批复,台商“第二故乡”东莞承担起打造两岸产业创新发展新引擎等全新使命。
另一方面,东莞加速开拓国内市场。去年,东莞克服重重困难,外企内销超过6000亿元。接下来,东莞将拓展实施同线同标同质工程,促进内外贸产品的标准和质量衔接,助力企业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顺畅切换。
得利钟表有限公司是东莞典型的外贸企业,近年来持续致力于内销和自主品牌的尝试及突破。得利钟表自主品牌SAGA世家表与中国探月工程合作,目前已推出数十款航天系列手表。得利钟表还成功参与了华为DFH项目,成为其智能配件合作伙伴。
得利钟表总经理刘仁说:“去年,得利钟表国内市场的销售额同比增长30%左右,表现好于出口,占公司总体销售额的比例已接近10%,我们十分看好国内市场。”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白明表示,东莞外贸转型成效明显,后劲十足。
工业企稳??
多项指标强劲反弹
谈及东莞制造业,很多人会第一时间想到华为。
最近,显示器供应链调研公司(DSCC)预计,2024年第一季度,华为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05%,市场占有率将超过三星,位居全球第一。
去年8月,搭载自研麒麟芯片的华为Mate 60系列发售,一举突破国外垄断,让“东莞制造”再添一款明星产品,更让“遥遥领先”成为全网热词。
以手机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是东莞制造业的顶梁柱。手机兴旺,东莞经济就兴旺;手机遇冷,东莞经济也会“打喷嚏”。
Mate 60系列在核心科技上的突破掀起购机热潮,引领东莞手机产值增长13.3%,带动规上工业增长1.82个百分点,工业大盘一洗颓势强劲攀升。
市场搏杀越是激烈,东莞电子信息产业才能磨砺出越发耀眼的光芒。
如华为昇腾的算力芯片已经逼近英伟达同类产品水平,国产智能算力集群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OPPO发布的全新机型Find X7,其搭载的安第斯大模型是目前最强的终端AI之一;OPPO还在东莞投资100亿元建设智能制造中心,年产值将达280亿元。
布局电子信息产业,东莞还有更大的雄心壮志——要抢占国产替代机遇,积极承接重点企业研发成果转化和产能溢出,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企业参与国家产业基础再造工程。
不止电子信息,东莞多项经济指标也实现反弹。
去年下半年,东莞工业持续回暖。全年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3%,比上半年提高4.7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速从8月开始由负转正,连续保持正增长;主导产业持续回升,除了电子信息产业,东莞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增长10%,化工制造业增长4.1%。
一系列指标在全省领先,印证着东莞发展转型的丰硕成果。东莞新增市场主体总量连续12年居全省地级市第一;新升规工业企业、新增数字化转型企业两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A股上市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迅速增加,均居全省地级市第一。
进入2024年,东莞喜迎“开门红”。截至1月底,全市工业用电同比增长120%以上,预计工业采购金额同比增长35%,市场主体数量同比增长10.2%。
“在多重外部风险冲击下,东莞还是挺过来了。”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投资咨询(研究)中心主任刘金山说,“保持1.14万亿元的经济总量,规模上是值得肯定的。东莞是全省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个重要增长极。”
向“新”而行??
产业立新柱升级提速
作为东莞产业立新柱引进的首个重大产业龙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跑出项目落地“加速度”,为疾驰车流装上“东莞动力”;超然航空首架螺旋桨飞机下线交付,东莞飞机制造实现“零”的突破,在浩瀚长空发出“东莞声音”。
2023年,东莞产业立新柱加速,东莞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产值突破1000亿元。龙头项目领航、中小企业“伴飞”、产业链条渐明晰,东莞新兴产业长势生猛。
在临深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投资50亿元的瑞勤科技消费类电子智能终端制造项目、45亿元的顺络新型电子元件及精密陶瓷项目落子,将助推新一代电子信息、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等四大产业集群“满电”出发。
在东莞新材料产业基地,投资80亿元的天域半导体、100亿元的光大科研制造中心加速布局。中图半导体、环波新材料等企业加码布局、日益壮大。
如今,东莞的新兴产业梯队日益成熟,万亿级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5000亿级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1500亿级的新材料产业及快速增长的新能源、人工智能、半导体及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共同撑起东莞新质生产力的四梁八柱。
去年,东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先进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8%。今年,东莞初步安排市重大建设项目780个,总投资794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26亿元。
东莞将2024年定为“投资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项目建设将是主力军。东莞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将继续吹响冲锋号,加速东莞产业立新柱,书写向“新”而行,向“新”而兴的新篇章。
南方日报记者 龚名扬 吴擒虎 郭文君 戴双城
来源:南方日报
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邮箱:gdtb2020@163.com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