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唐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残疾人事业“格外关心、格外关注”。
2023年7月6日,湖南省残疾人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在长沙开幕。会上,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号召:“湖南要成为对残疾人最为友好的省份,湖南人要成为对残疾人最为友善的一群人。”
不到半年时间,2023年12月26日,省会长沙拿出对残疾人朋友最大的诚意与关怀,交出了一份“温暖答卷”,即《长沙市残疾人友好型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正式印发。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以平等参与、全面共享、共同富裕为特征的残疾人友好型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长沙成为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残疾人共享城市高品质生活的新标杆。
六大行动绘就“友好”蓝图
长沙共有持证残疾人15万余人。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省残联的精心指导下,长沙残疾人事业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飞跃。2023年,全市建成残疾人友好单元73个,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85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共计招聘残疾人21人,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8.9%,0至14岁残疾儿童少年康复5244人,启动0至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
事实上,在2023年2月9日举行的长沙市残疾人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建设全国残障人士友好型城市”就被写进残疾人工作报告中。为了将这张“计划图”变成“实施图”,去年底,《长沙市残疾人友好型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出台,这既是长沙落实对残疾人格外关心、格外关注的具体实践,也为今后奋力开创新时代长沙残疾人事业发展新局面指明方向。
《行动计划》提出开展“六大行动”,即残疾人充分就业促进行动、无障碍示范城市建设行动、残疾人基本民生提升行动、残疾人康复服务普惠行动、残疾人特殊教育融合行动、残疾人平等权益保障行动,铺排了31项具体任务。
比如就业方面,提出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积极采取专设职位、岗位等方式定向招录(聘)残疾人;鼓励民营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对吸纳已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的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等扶持;扶持残疾人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对残疾人自主创办的初创企业,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经营场所租金补贴、创新创业项目、创业担保贴息等支持。
在无障碍示范城市建设方面,提出在促进残疾人生活无障碍、出行无障碍、办事无障碍、服务信息无障碍、旅游无障碍、集中就业单位无障碍等方面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如提升改造政务大厅、医疗等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和信息化设备,逐步具备语音、大字、盲文、手语等无障碍信息服务功能;主干道人行过街设施、商业区、大型居住区的人行道和地下通道,逐步配备无障碍通道或升降电梯;城市公交车逐步配备无障碍设施及无障碍公交导乘系统。
《行动计划》把实施“六个工程”作为落实主要任务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即“有爱无碍”无障碍典范城市建设工程、“灯火点亮”托底帮扶残疾人就业服务工程、“梦想补翼”特殊教育拓展提质工程、“与爱同行”社会助残公益工程、“智慧助残”政务服务便利工程、“筑梦自强”残疾人精神共富示范工程。
建设友好型城市长沙其势已成
查阅资料,记者发现国内部分城市提出建设残疾人友好型城市,比如广东广州、浙江湖州、山东淄博、内蒙古鄂尔多斯、湖南长沙等。在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之前,北京宣布已成为“残疾人友好型城市”。
对标对表先进,事实上,长沙残疾人多项工作均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以无障碍改造为例,2010年,长沙市成为中国残联第一批开展家庭无障碍改造的20个试点城市之一。经过十多年发展,长沙的无障碍改造从无到有、从城市到农村、从只在家中改造到社区、公共场所基本实现无障碍改造全覆盖,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长沙在无障碍改造建设方面的投入也毫不吝啬。2010年至2024年长沙市无障碍改造建设累计投入5000万元,为近900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实现有需求的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清零”;投入2100万元,对105个社区进行无障碍改造。
无障碍改造工作仅仅是长沙残疾人工作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残疾人社会保障得到夯实,残疾人脱贫解困取得显著成效,全市2万余名被纳入建档立卡户的贫困残疾人全部摘掉“贫困户”帽子,在追逐“小康梦”大道上阔步前行。
残疾人教育理念深入人心。2018年以来,长沙累计为3万余名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发放就学补助6000多万元,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
对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累计发放创业补贴900多万元,“点亮万家灯火”计划已累计帮助成千上万残疾青年实现就业梦。
围绕“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不断探索精准康复服务多元化供给模式。2018年以来,全市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率达到90%以上,位居全省第一。不断优化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经办服务,累计投入资金1.6亿元,受益儿童2.5万人次。
长沙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也呈现百花齐放、蓬勃发展态势,残疾人生活多姿多彩。去年杭州亚残运会上,来自长沙的运动员获得3金1铜的好成绩 。
如今的长沙,残疾人民生福祉更加厚实,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残疾人融合发展的环境更加友好,为建设残疾人友好型城市打下了良好基础。
共建共享共筑大爱之城
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建设残疾人友好型城市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形成全社会对残疾人友好、友善的良好氛围,让这份“春天”的事业绽放更多精彩。
在长沙,扶残助残已是一种文明自觉,各部门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比如,长沙市残联配合民政部门全面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落实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参加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资助政策,推动落实29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配合教育部门完善以普通中小学(幼儿园)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核心、特教资源中心为依托、社会公益服务为补充的特殊教育体系。
在长沙,也涌现出一批大爱无疆的助残先进。比如,为圆残疾人的“驾驶梦”,张建明以超低学费承诺“包吃包住包学成”。从2013年开始,远征驾校吸引全国各地不少残疾人朋友前来学习,通过拿证改善生活,从而改变人生;“中国好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汤俊杰面对“一家多残”的生活窘境,逆境而上,创办新村阳光志愿服务中心,为更多残疾人撑起了一片天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党贾在社区助残工作中,创新提出“1+1+2”助残服务模式,让残疾人与家庭、社会紧密相连。谢向前创办上善助残服务中心,为多名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并且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用残疾人的励志事迹为青少年看到奋斗的力量。
还有盲人杨德才、聋人周佳霖、肢残人贺瞻、肢残人林名长先后被评为2016年、2017年、2018年、2023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十大新闻人物”……他们都是时代的楷模,激励更多残疾人向美好生活出发。
今年是《长沙市残疾人友好型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全市残疾人工作将以中残联、省残联八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为主线,以创建“残疾人友好型城市”为目标,始终坚持“省内一流、中部领先、全国有影响”的定位,把握新机遇,奋力闯创干,奋力推动残疾人事业新的更高质量发展。
“勉力中流击楫,直须连钓鳌头”。长沙建设残疾人友好型城市,其时已至,其势已成。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瞄准“省内一流、中部领先、全国有影响”目标要求,星城长沙定能成为对残疾人最为友好、最为友善的大爱之城。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