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齐鲁时空

清明是什么样的节日?从孔林的甪端说起

发布时间:2024-04-07 22:53:49

每到清明时节,扫墓祭祖、怀念先人、寄托哀思。悲痛总是有的,但祭奠是慎终,慎终是为了追远,继往是为了开来,清明节日,人们释放悲痛、舒缓情绪,更好地走向未来。

笔者到曲阜参观著名的“三孔”,坐游览车穿过占地3000多亩的孔林。对这个世界上延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的家族墓地,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孔子墓神道上的两只甪端(lù duān)雕像。

孔林孔子墓神道上的神兽甪端,微笑而踞。

导游说,甪端传说是孔子的坐骑,当年孔子周游列国就是用它来拉车并充当翻译。在中国神话中,甪端是一种神兽,据说能够日行一万八千里,通四方语言,专为英明者传书护驾,寄寓了民众期盼国泰民安、生活富裕、人世昌隆、人寿年丰的美好愿望。

笔者对甪端印象深刻,并非它的寓意,而是它微笑的形象。在孔子墓地如此肃穆庄严之所,两只甪端头微扬,嘴微开,眉眼之间略带笑意。观摩之,诧异之,一刹那间,仿佛一种沟通生死的力量油然而生。

甪端微笑的形象,如春风拂过柳丝,是对死亡的正视、留恋和放下,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这是古老中国留下来的对待生命的智慧。

痛则痛矣,但痛亦通矣,通则释也。慎终追远,知死乐生。因此,清明联通死生、悲欢,过往和未来,有生命中和之美。

杜牧《清明》诗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前两句,雨泪朦胧,如泣如诉,痛断心肠;后两句,杏花深处,借酒去愁,峰回路转。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这是肃穆的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的节日。此时万物生长,皆清洁而明净,花开了,叶正新,大自然生机勃勃,人们踏青、插柳、吃彩蛋、放风筝、打秋千,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从中汲取生命的原动力。

孔林的甪端为证,杜牧的《清明》诗为证,民间的习俗亦为证。清明,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节日。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周学泽)

来源:大众网 

主办单位:山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