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28日),广州文化公园举行了“粤乐长闻——名家育新芽,绽放精彩粤文化”演出活动。
本次活动是由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红线女艺术中心联合主办,广州文化公园、英仕文化传媒承办,广州市荔湾区青少年宫协办,是“粤剧文化广场”惠民演出系列活动之一。表演艺术家黄江琴、葛锐娟携手多名青少年儿童带来精彩纷呈的粤剧、粤曲、广东音乐表演,为观众呈现一场视听盛宴,更为“粤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广东音乐融入“粤剧文化广场”
非遗新韵走进大众生活
广东音乐,又称“国乐”“粤乐”,2006年纳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东音乐从粤剧脱胎而来,独立发展成广府文化代表艺术之一,与粤剧、岭南画派并称为“岭南三大艺术瑰宝”。
自2008年起,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与广东省剧协等单位一起主办“粤剧文化广场”活动,至今已坚持16年,举办了约1600场演出,成为全省范围内持续时间最长、演出场次最多的文化惠民品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与赞誉。为进一步推广粤剧文化,2023年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创办了“粤乐长闻”系列活动,今年更是将其纳入“粤剧文化广场”惠民演出系列活动,计划于每月最后一周的周末在广州文化公园进行演出。
在演出现场,国家一级演奏员、胡琴演奏家黄江琴用二胡和高胡为观众演奏了精彩纷呈的曲目。黄江琴以悠扬的旋律,细腻地描绘了《雨打芭蕉》南国初夏时节的雨景。紧接着,黄江琴演奏了节日和欢庆必备的《步步高》,节奏明快、旋律激昂的曲目,使人感受到节日和欢庆时分的欢乐与热烈。除了传统曲目外,黄江琴还带来了两首现代流行曲目《女人花》和《我的祖国》。她演奏的《女人花》,展现了现代女性的柔美与坚韧。而在演奏《我的祖国》时,黄江琴则以激昂的旋律和深情的演奏,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与赞美,引发了观众强烈的共鸣。此外,黄江琴还深情演绎了四首各具特色的曲目,气势磅礴奔腾嘶鸣的《赛马》,表达痛苦哀伤、如泣如诉的《江河水》,让人仿若亲临西湖美景的《平湖秋月》,以及欢快热烈的《娱乐升平》。
国家二级演员、粤剧表演艺术家葛锐娟为观众演唱了歌颂广州春日美景的《花城之春》,她动人的唱腔和细腻的表演,把观众带入繁花似锦、生机勃发的花城之中。“红派”经典唱段《昭君出塞》则将王昭君忧国忧民、远离故土的惆怅感伤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青少年儿童呈现精彩粤剧粤曲表演
非遗文化传承显成效
粤剧,被誉为“南国红豆”,又称“广东大戏”,它糅合了唱念做打、配乐、戏服、化妆的表演艺术,是岭南文化的瑰宝,是世界级“非遗”项目的中国戏种,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艺术价值,其传承与保护是一代又一代人共同的责任与使命。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儿童加入到粤剧的学习和传承中,他们成为粤剧事业的新生力量,为这一古老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期“粤乐长闻”演出中,来自广州市荔湾区青少年宫的青少年儿童“小演员”为观众带来充满广东文化特色的汇报演出,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现粤曲粤剧艺术的魅力。
龙舟说唱是流行于广东珠江三角洲和其他粤语流行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实验小学龙溪学校龙舟说唱队以龙舟说唱的独特语调,巧妙地将荔湾区的特色美食文化融入其中,生动演绎了《泮塘五秀》这一富有区域韵味的作品。
广州市荔湾区康有为纪念小学的小演员们演绎了粤剧片段《夜战马超》和《黛玉葬花》的经典故事情节,生动而富有张力,展现了他们对粤剧艺术的深刻理解与热爱。古筝齐奏《春晓》则以悠扬动听的旋律,充分展现春天的美好与生机盎然,让人仿佛置身于万物复苏、花开满园的春日画卷之中。
如果南越王穿越时空降临至今日的广州,将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广州第四中学附属芦荻西小学的小演员精心演绎的粤曲小品《南越王穿粤记》,便以富有创意和趣味的方式,向观众娓娓道来这一引人入胜的有趣故事,感受古今交融的奇妙体验。
广州市荔湾区桃源幼儿园的小演员们以清澈悦耳的歌声演绎《畅游荔枝湾》,带领观众们畅游荔枝湾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广州市荔湾区合兴苑小学鸿图苑学校的小演员们以婉转的唱腔和生动的表演,将《系广东饮早茶》中早茶文化的精髓和魅力传递给在场的每一位观众。最后,演出在小演员们铿锵有力的中华民族打击乐表演《鼓诗》中圆满落幕。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邓雪婷 梁志锴
来源:南方网
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邮箱:gdtb2020@163.com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