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政要闻

一季度珠三角进出口总值近2万亿元,5市增速跑赢全国

发布时间:2024-05-09 12:23:48

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波动,最近,珠三角多个城市的外贸人再次有了笑容。

在刚刚闭幕的第135届广交会上,记者跟不少外贸企业老板聊起今年一季度的成绩,向来低调的他们也压不住嘴角,大方分享好消息:成绩确实不错。

这种微观感受在宏观数据上得到体现。今年一季度,珠三角外贸虽然略显冷热不均,但总体向好势头明显。

从总量来看,一季度珠三角外贸进出口总值合计超过1.95万亿元,占广东的95.7%,有力推动全省进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2万亿元,实现12%的增长。

从增速来看,9市中有5市外贸增速跑赢全国(5.0%)。其中,深圳(28.8%)和惠州(25.9%)拼下了超两成的涨幅,中山(11.7%)、珠海(9.0%)、江门(8.1%)增势喜人。深圳、江门等城市进出口规模还创下近年同期新高。肇庆(2.6%)、广州(1.7%)、东莞(0.6%)增速虽然不算高,但也实现正增长。更为不易的是,作为全国外贸大市的东莞,进出口增速达到近三年同期最高,具有风向标意义。

结合去年的数据来看,今年珠三角多数城市外贸取得“开门红”,显示国际市场需求出现明显改善,外贸回稳向好势头正在延续,强劲动能和综合竞争力加速释放。

透过数据可以看出,珠三角外贸在经历波动后正逐渐恢复元气,并积极拥抱不断变化的国际市场。现在,珠三角外贸的活力与韧性已经有了新的变化:传统的外贸市场、业态、产品仍旧坚挺,而新的增长点已经培育起来,开始独当一面。

线路之变

传统与新兴市场“两条腿走路”

最近,广东伊莱特电器有限公司业务主管曾潇忙得不可开交。短短几天,十几个欧美客户团队来到中山东凤,参观他们的智能工厂。

作为全国智能电饭煲出口量前三的供应商,伊莱特从去年底开始接下了不少来自欧美的多功能家电订单。“一季度我们外贸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一方面是欧美市场的‘回暖’,另一方面是我们抓住了新的消费需求变化,抢到了新订单。”曾潇说。

欧美的订单又回来了,这阵风,珠三角的外贸企业感知明显。翻看珠三角9市的外贸数据,再次印证了这个趋势。

今年一季度,深圳对欧盟进出口增长10.3%,对美国进出口增长23.3%;珠海对美国进出口增长37.6%;中山对欧盟进出口增长16.9%,对美国进出口增长10.7%;江门对欧盟进出口增长16%,对美国进出口增长9.1%。

珠三角9市中,珠海、深圳、中山对美国的进出口增长超过两位数;中山、江门、深圳对欧盟的进出口增长也均超两位数。

长期以来,东盟、中国香港、欧盟、美国、中国台湾是广东前五大贸易伙伴,欧美订单“回归”,对珠三角城市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但是,欧美订单的短期回归,并不意味着珠三角外贸人可以松一口气。

当前全球供应链正在重构,国际贸易运行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总是把鸡蛋装在一个篮子里,并不安全。

面对外贸存在“欧美依赖”的出口结构性问题,这几年,珠三角城市不断发力扩大朋友圈,“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就是重要的方向。

一季度,珠三角对新兴市场的出口额保持了增长势头。深圳对前十大贸易伙伴进出口均保持增长,其中对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进出口1656.4亿元,增长38.4%,占16.2%;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出口额达到2288.4亿元,增长47.5%,出口规模和增速均位居内地城市首位。

业态之变

跨境电商成为“性价比之选”

近段时间,珠三角不少做内销的企业家、电商人办起了护照,出国考察调研,准备转型做外贸。有业内人士分享原因:“与其在国内卷生卷死,不如出海降维打击。”

这句话,正引起越来越多企业的共鸣。在跨境电商平台上,越来越多珠三角企业相遇,开启一段“组团出海”的新外贸故事。

一群刚刚入驻深圳的杭州电商人,在这个故事里扮演着重要角色。

4月,多家财经媒体报道,拼多多内部部分员工已转岗至Temu,且Temu的办公机构正在逐步迁往深圳。此前,Temu在深圳举办了首场跨境招商会。

无论是全球火热的跨境电商巨头Temu,还是出自广州的快时尚品牌希音,都是珠三角跨境电商闯进世界“大卖场”的缩影。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去年追踪美国消费市场时发现,消费者在寻求降级消费,最明显的行为就是寻找更有性价比的“平替商品”。

这对于努力摆脱“三来一补”模式,想要做自主品牌的加工贸易类外贸企业,是巨大的利好。

传统外贸模式依赖经销商,从生产企业到消费者之间隔着多个中间商。而跨境电商的出现,让企业可以直接面对个体批发商、零售商,甚至消费者,有效减少了贸易中间环节和商品流转成本,继而转为企业的利润或者更大的降价空间。

今年一季度,多个珠三角城市跨境电商有两位数增长,增幅最高的深圳甚至超过了95%。珠三角制造成为海外电商的“性价比之选”,跨境电商也成为珠三角外贸增长最快的新业态之一。

深圳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超1100亿元,规模创同期新高。目前,全市已实现跨境电商监管全模式运行,在全国率先实施集约审单、审单快放等便利化改革,实现90%以上的跨境电商包裹自动放行,支撑“新三样”顺风出海。

广州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5.5%,成为发展速度最快、潜力最大、带动作用最强的外贸新业态。目前广州吸引了多个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开展业务,各类型跨境电商企业超1000家,形成了从政策优惠、平台集聚到物流便捷、金融创新的完整跨境电商生态圈。

东莞一季度跨境直购出口、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分别增长26.1%、565.8%,带动东莞进出口总量继续稳居全省第二位。

肇庆获得拼多多、希音等电商龙头加持,一季度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6.2倍,近80家制造业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跨境电商出口年均增长率近70%。

珠三角拥有强韧的产业集群,产品制造能力强大,通过电商平台,有机会制造更多热销“爆款”。

产品之变

传统出口强项明显好转

在这届广交会上,全程围着新能源车展位“转”的采购商不在少数,来自厄瓜多尔的采购商大卫就是其中之一。

“1万美元左右的新能源汽车最畅销。”早前,大卫采购过一批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当地市场反响不错,“厄瓜多尔山地多,新能源汽车动力充足,充电1美元就可以跑五六十公里,而燃油车要多花几倍价钱。”这次来广交会,大卫计划再采购40辆,希望在今年下半年能够拿到货。

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是外贸的“新三样”,近两年出口表现亮眼,今年也不例外。一季度“新三样”出口保持良好势头,广州“新三样”出口额同比增长90.6%,延续了去年年增长95.5%的势头。

令人惊喜的是,服装、家具、家电等“老三样”商品出口明显好转,多个珠三角城市传统出口强项出现了两位数增长。

深圳“老三样”商品合计出口836.6亿元,增长17.8%。广州手机(19.1%)、家用电器(18.3%)、平板显示模组(42.3%)、电子元件(20.4%)等机电产品出口快速增长。佛山常规贸易保持较高增速,增长13.7%,进口增长18.7%。惠州出口电子元件增长36.8%,手机增长24.2%,家电增长17.8%。中山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增长11.4%,占出口总值的12%;家用电器增长27.5%,灯具等增长16.3%。江门摩托车、通用机械设备、不锈钢餐厨具出口分别增长40.8%、33.5%、27.6%。

这背后,有欧美市场需求回暖的原因,也有传统外贸产品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努力。

过去,“老三样”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主要依托劳动力、土地、能源等方面的成本优势,推动了珠三角外贸的快速发展。如今,技术密集型的“新三样”乘风而起,传统的优势外贸产品也不甘落后,不断更新迭代,推出了更加贴合市场需求和未来生活场景的新产品。

“美国人很爱喝沙冰,我们做了一款自助沙冰机。”江门市新会区康美制品有限公司做家电外贸很多年,今年广交会期间,老板黎永雄带来了公司新研发的自助沙冰机和薄饼机,顾客扫一扫二维码就能出餐,成为广交会上“自带流量”的单品。墨西哥采购商Karla Pale要走了黎永雄的联系方式:“我觉得它在很多场景都会大卖,尤其是加油站和便利店。”

在全球货架上,珠三角制造正在持续上新,给世界带去更多好物。

南方日报记者 李霭莹 曾艳春

来源:南方日报

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邮箱:gdtb2020@163.com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