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江苏新闻

校地合作、产教融合加速,江苏启动2024年职业教育活动周

发布时间:2024-05-17 18:13:51

交汇点讯 5月16日,2024年江苏省暨苏州市职业教育活动周在苏州启动。今年是职教周走过的第十个年头。前不久,教育部公布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获奖名单,江苏共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181个一等奖,获得大学生创新大赛职教赛道15个一等奖,一等奖数、获奖总数双双再次蝉联全国第一。江苏职业教育如何加速校地合作、产教融合,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原造峰”?

校地合作,牵手双赢

紧贴区域产业发展特点,建立快速调整机制,推动形成与区域发展、产业发展精准匹配对接的专业布局。“要加强职业教育有组织科研,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和运用,加快提升职业教育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持续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省教育厅副厅长曹玉梅说,突出职业教育服务导向、贡献导向,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遴选新一批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推进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推动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产业发展、企业需求、学生就业“四业”精准对接,加快构建产教城互动发展新格局。

“我们坚持‘三先三再’推动校地合作,先想地方要什么,再问我们有什么;先想地方要我们做什么,再问我们能干什么;先想地方希望我们怎么做更好,再问我们如何能服务得更好,推动校地互促共赢。”苏州市职业大学校长温贻芳介绍,学校围绕江苏“1650”产业,苏州“1030”产业布局,持续优化学校专业(群)建设,与博众精工、亨通为代表的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开展现场工程师培养、“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培养,形成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新质生产力双向奔赴、协同发展的新局面,超70%的学生选择留苏就业。

在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展演现场,创意十足的毕业设计吸引了不少企业负责人驻足观看,甚至当场发出岗位邀约。“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培育新质生产力,培养与之相匹配的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是职业院校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范卫东说,学校围绕“传统工艺美术”“现代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三大专业集群,聚焦特色创新、三教改革、社会服务,成功实现了“地方离不开、业内都认同”的发展目标,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人才发展、创新发展之路。

数字赋能,职教育人质量大幅提升

职业教育发展,关键在人才。曹玉梅说,扎实推进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加快建设一批职业教育“金专业、金课程、金教师、金基地、金教材”,强化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资源建设、课堂教学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加快打造数字赋能育人新生态,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提升职业院校师生的幸福感、获得感。

“毕业后,我希望成为一名工业机器人工程师。”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机器人专业学生汤炜正在熟练地操作工业机器人进行模拟物料检测和搬运。为了让学生专业实操能力得到提升,学校引入了工业机器人技能考核实训台,学生可以对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机械构造进行深入了解,熟悉机器人内部线路、气路等安装规范,掌握常见故障解决方法和日常工程机器人维护保养。

今年4月份,教育部公布了2024年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结果,与2023年相比,新增专业点6068个,撤销专业点5052个。聚焦江苏“1650”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职业教育主动更新教学模式。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长田敏介绍,学校根据江苏新兴产业调整学科布局,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智能控制技术等。牵头成立的南京市新能源产教联合体获江苏省首批产教联合体立项。牵头成立长三角数字技术创新行业共同体,参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信息安全行业共同体创建。数字信息技术创新等3个产教融合共同体获得国家级项目立项。“近年来,我们抓住了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上升期,用人工智能赋能交通、商业等专业发展,构建人工智能专业集群,并把人工智能通识的课程开到每个学院、每个专业,学生经过系统训练了解人工智能基本知识,学会用人工智能解决技术问题的路线和方法。”

“建设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效弥补职业教育实训中看不到、进不去、成本高、危险性大等困难。”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工程学院院长杨杰介绍,今年,由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牵头启动的“百城百校——数字孪生工程中心”试点项目公布了首批55家建设单位,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工程学院申报的“数字孪生实践实训中心”项目成功入选。“引入产业端广泛使用的数字孪生技术和真实产业案例教学资源,实训中心将建立综合性和高扩展性的实训基地,完善实验室和研发设施,对标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知识体系以三个层次递进式进行人才培养。同时,加大校企协同,构建服务新兴产业、契合行业标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共同体,为江苏省智能制造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数字孪生职业人才。”

“学生在课堂上经常会遇到难以理解的瓶颈问题,而如果直接到一线操作设备也会存在安全问题,数字孪生技术就成了突破点。”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姚莉娟介绍,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融入5G技术、AI技术,利用智能制造设备技术应用平台,融合数字孪生技术,在虚拟环境中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任务,提升数字化能力。“在刚刚结束的全国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大赛资格赛中,学校参赛选手获得第一名。比赛要求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使用PQArt离线编程软件完成虚拟环境中智能制造场景搭建、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工艺流程仿真与优化等环节操作,实现智能制造生产流程的全自动虚拟仿真,这与我们的日常课程高度契合。”

“持续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不断优化中职学校、高职专科院校和职教本科学校结构。深入推进横向融通、纵向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不同禀赋的学生提供多次选择、多样成才、多元发展的有效路径。”曹玉梅说。

校企合作有新招,产教融合加速

“这款柔性传感器适用于工业管道监测、安防以及传统医疗检测,具有更薄、更轻、可弯折等优点。”现场,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学生薛雨涵对一款柔性传感器的性能如数家珍。原来,她对该款产品的了解得益于学校“学徒制”的开展。太仓中专与奕瑞影像科技(太仓)有限公司共建特色学徒制,校企合作开发《BOD生产》《质量管理》等学徒课程,目前已签约学徒生80人,企业为每位学徒都配备了专业导师一对一指导,薛雨涵就是首批签约学生,今年毕业后将顺利进入企业工作。

今年苏州“新年第一会”上,提出以创新、智能、绿色、安全为方向,加快构建由10个重点产业集群和30条重点产业链组成的“1030”产业体系。而职业教育同样围绕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方向布局发展方向。

温贻芳介绍,苏州职业大学围绕苏州机器人产业转型升级,深化校城融合发展,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去年,苏州吴中经开区管委会、苏州职业大学等单位牵头整合市域范围内113家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本体、系统集成等产业头部资源,14所院校与9家科研院所、协会建立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市域产教联合体,集科研、人才培养、技术孵化、成果转移等模式为一体。

“作为首批国家级产教融合型企业,亨通集团紧紧围绕‘基地共建、项目共推、师资共享、课程共创、成果共享’五个方面开展协同育人与深化校企合作。”亨通集团党委副书记、管理学院院长李谷村说,集团以亨通国家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为基础,与苏州职业大学、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等联合共建产业学院与“亨通班”。通过组建行业性、区域性产教联盟,开展产学研合作、课题合作、行业标准制定等。与相关院校合作完成了教育部电线电缆制造技术专业教学标准11项,合作编写出版《光缆制造技术》《电力电缆制造技术》等系列中英文版教材4部,开发微视频课程1500多分钟。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程晓琳 杨频萍

来源:新华报业网  

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