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陕台视窗 > 陕西新闻

《方案》发布!“双中心”建设持续发力

发布时间:2024-05-30 15:36:22

  5月29日,西安高新区召开“双中心”核心区暨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大会,重磅发布《西安高新区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

  会上,西安高新区集中签约一批“双中心”核心区重大科创平台项目,以及“双中心”核心区硬科技产业项目、基金项目,超前布局未来产业。

  记者从会上获悉,西安高新区将努力创建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双中心”核心区建设成形起势。

  量身打造科创路线

  项目签约加速“双中心”核心区建设

  综合性科学中心与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双中心”),是承载国家科创战略的高端生态,如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西安,获批“双中心”的四大城市(地区),无一不是科创要素富集之地、战略功能关键之城。

  2023年8月发布的《科创第四城: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蓝皮书(2023)》提到,拥有一大批名校和权威科研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北京,意在建成与国家战略需要相匹配的原始创新承载区。而构筑更优科技创新策源地的上海,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科研水平已经居于国际前沿地位。三地优势互补的粤港澳大湾区,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瞄准“建成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

  继北京、上海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后,第四个获批建设“双中心”的西安,也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科创路线——作为硬科技的原始策源地,持续提升西安科技创新基础研究能力,加快构建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集聚”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这是基于西安高校院所、人才优势等科创资源禀赋,以及取得的亮眼成果而量身打造的科创路线。

  在本次大会上,国家先进稀有金属材料技术创新中心项目、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科学城园区项目正式启动建设,西北工业大学未来产业科技园、长安先导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签约落地。

  此次启动建设的国家先进稀有金属材料技术创新中心项目致力于打造西北首家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重点聚焦航空、海洋、核工业、生物医用、电子工业领域等重大工程,开展科学研发和技术攻关;西安光机所科学城园区项目集中建设先进阿秒激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光电研发平台、农业高光谱智能装备与技术研发平台,打造世界领先的光子产业科技创新策源高地。

  当天的会议中,高新区还正式签约先进硅光集成技术创新平台、晟昕高端装备模拟仿真技术研发生产总部、博深科技复杂环境特种机器人研发生产基地、尧云科技智能数据研发总部、因诺航空智能航空器研发制造基地、博瑞集信通信芯片产业创新中心等六个“双中心”核心区硬科技产业项目,以及西安西投智航股权投资基金、西安开源财金惠风股权投资基金、西安星光创业投资基金等三个“双中心”核心区基金项目。

  这些项目的签约落地,将为“双中心”核心区建设提供发展新动能,推动高新区科技金融合作“生态圈”进一步扩大,加速高能级原始创新平台布局,助力科技产业蓬勃发展。

  大力发展未来产业

  布局“六大领域”实施“六大任务”

  2023年年初,西安成为第四个获批建设“双中心”的城市,这一目标给这座千年古都注入新的发展动能。

  自西安获批建设“双中心”以来,西安高新区将坚定不移以“硬科技”为特色,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进“双中心”核心区建设加快成形起势。

  会议当天,西安高新区发布《西安高新区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西安高新区将前瞻布局“六大领域”,实施“六大任务”,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方案》明确提出,高新区前瞻布局未来信息、未来空间、未来智造、未来健康、未来能源、未来材料六大领域,努力创建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

  例如在聚焦未来健康方向,将重点推进新一代医疗器械、创新药物、生物制品、类脑智能等领域发展。以西安高新区将以草堂生物医药产业研发聚集基地、联创生物医药孵化器为核心承载,支持交大一附院、空军军医大学联合高新区企业开展新药研发、临床的试验;同时还支持西安国际医学中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联合搭建医工交叉研究院。

  在《方案》规划目标基础上,西安高新区进一步研究制定了促进未来产业发展的“六大任务”,建设未来产业承载空间、强化未来产业创新策源、加快未来产业主体培育、打造未来产业应用场景、提升未来产业金融支撑、打造未来产业人才高地六大任务,积极构建发展新生态。

  以打造未来产业人才高地为例。西安高新区将引进更多战略科学家、卓越工程师等“高精尖缺”人才和基础前沿科技创新团队,推出“企业出题、校企解题、学生做题”的“项目制实习”等模式,引进产业领军人才,支持“校招共用”等人才模式,形成高校与科研机构、科技企业、产业园区的联合培养机制,完善人才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医疗等方面的保障。

  《方案》的顺利推进离不开有力的保障措施,西安高新区将从推动未来产业协同合作、构建未来产业保障体系、完善未来产业推进机制等三方面出发,通过推动科研设施与仪器向未来产业主体开放共享,制定出台《西安高新区支持未来产业发展若干政策》,联合西北有色院、西安光机所等科研院所及智库机构,共建西安高新区未来产业研究院等系列措施,完善未来产业推进机制等系列保障措施,确保《方案》落到实处。

  “未来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各位的关注和支持。”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任俊峰表示,期待与各方力量携手并进,共谋发展,努力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更大贡献。

  此外,西安高新区聘请数位院士专家为西安“双中心”核心区建设战略咨询顾问,他们将发挥专业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为西安高新区发展提供意见指导。

  下一步,西安高新区将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扎实践行“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使命,加快推动西安“双中心”建设提速起势,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率先锻造新质生产力,当好陕西省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排头兵。(记者 黄佳乐)

  来源:群众新闻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