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江苏新闻

创新传播,让文脉传承频频“出圈”

发布时间:2024-05-31 18:56:30

5月25日,由南京大学、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指导,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江苏传媒发展研究院、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文化新闻部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历史何以当代:文脉传承与创新传播”论坛在南京大学举办。

追问“历史何以当代”,关乎我们能否承担好新的文化使命,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从“盛世修文”到“激活元典精神”,从“国潮热”“博物馆热”到发展“新质力量”,论坛上,八位专家学者畅抒己见,为“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注入了更多时代新解。

廓清何为文脉

“枯燥的文献”炼成“鲜活的文化”

“文脉传承”是当下人们谈论文化的热词,那么它和“文化传承”的含义究竟有何不同?论坛伊始,南京大学人文社科高级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江苏文库·精华编》主编徐兴无抛出了“何为文脉”的话题。

“‘文化’是相对‘自然’而言的,和现代‘文化’概念最接近的古代观念就是‘文’,因为‘文’与‘质’相对,‘质’就是‘自然’状态。”徐兴无解释。

宋金对抗、国运飘摇之际,“文脉”一词从南宋文人手中诞育、与“道统”并提,成为中华民族内在生命的重要表征。“南宋丧失了政治中心地位,但恰恰在此时,他们对文化理想有了更多的持守。”徐兴无说,他注意到金代文学家元好问编的一代诗史《中州集》,此时金已被蒙古所灭,“中州”之名既指金代的政治中心,也指中州代表的中华文化。有意思的是,南宋大臣家铉翁在《题中州诗集后》中写道:“壤地有南北,而人物无南北,道统文脉无南北。”

无论元好问还是家铉翁,他们都失去了家国,南宋与金又是敌国,但他们没有囿于一朝一代、一家一国,都认同共同的文脉,表达出中华民族共通的价值理想。

徐兴无认为,相较于包罗万象的“文化”,文脉更加强调文化的内在性、生命力。后来中国人也用文脉代指一个地方、家族的文化传统、文化传承、文教科举等,这与现在说的文化传统非常接近。搞清楚“文脉”的话语渊源,传承时也就更加心中有数——

首先,文脉传承以精神文化为主要内容,精神文化最具内在性和不变性,是文化发展和复兴的动力,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主性的根源。

其次,建设任何现代文明的创新动力和智慧都必须首先来自自身文化的传承,“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因此,要在传承的基础上传播、转换、创新。传承的工作至为艰巨,不是光靠搞点视频或是文旅宣传就能深入的,目前古人的书我们还没完全读懂,最尖端的精神文化传承还有许多困难,所以首先要做好传承的事。

其三,文脉是天下人的、是全人类视野的。人类文明的相同与差异都是相对的,所以我们传承自身文脉,还要有借鉴其他文脉的“大文脉”观念。

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江苏素有“方志之乡”美誉,庞大的旧志资源与丰富的新志资源构成了江苏文脉的雄厚基础。一手抓传承、一手搞传播,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江苏文库·方志编》主编左健伟分享了江苏地方志事业从“枯燥的文献”迈向“鲜活的文化”的“修炼”之路。

激活挖掘旧志资源,做大做强新志事业。“近年来,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编纂出版了《江苏历代方志全书》,承编了《江苏文库·方志编》,截至2023年底,《江苏文库·方志编》累计影印出版378册,收录唐代至民国期间的旧志226种,在《江苏文库》六编中首先完成选编影印任务。”左健伟介绍,“同时,积极推进旧志整理成果进图书馆、进课堂、进社区、进军营活动。”

新志方面,江苏在全国首次提出用10年实现乡镇(街道)志编纂全覆盖的目标;创造性地编纂“即时性记录”,《江苏记录》《江苏影像》入选省两会会议资料;还围绕江苏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党的十九大以来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援疆及援藏等工作编纂了一批主题志鉴。“2019—2023年,江苏省志鉴编纂成果呈现爆发式增长,编纂种类、数量和质量均在全国遥遥领先,成为全国地方志系统的旗帜与标杆。”左健伟自豪地说。

方志诉说着一方水土的过去与现在,但在普通人心目中,方志是一门冷僻枯燥的学问。左健伟认为,要让沉睡的方志“活”起来,须坚持“从文献到文化”“从内容到品牌”“从方志办到全社会”的大传播视野。

改变此前志书干巴巴的文风,以地情美文作为志书开篇和段落的起承转合;在志书中加大对重大新闻报道的引用,重视还原历史细节;聘请名师装帧设计,将志书的严谨厚重与时尚精美相结合;把视频引入志书,打造中国第一套全媒体志书《江苏名镇名村志》……

“我们深知,互联网、全媒体时代是形式创新的时代,是流量为王的时代。”为此,省方志办积极拥抱互联网的疆场:“方志江苏”微信公众号5年来粉丝数增长100倍,清博指数在全国地方志系统名列第一,日均阅读量3万;江苏省情影像志推出3季54集,其中5部播放量达到10万+;连续两年与省广电总台联合主办“Fun知·江苏”跨年知识大会,去年首次与市县联动,直播总观看量1300万人次。

推动古籍普及利用

从“藏之名山”到“传之后世”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主要、最全面、最系统的载体。被誉为“故纸堆里写就精彩人生”,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杜泽逊40年间与古书为伴,抢救濒临失传的珍贵古籍数千种。“医生救人的命,我们救书的命。”杜泽逊如此诠释古籍工作者的使命。

杜泽逊

如何为古书“续命”?“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之间的表述差异,是制约古籍传承传播的主要障碍。新时代古籍工作需要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对古籍进行校勘、标点、注释、今译,为现代读者阅读扫清障碍,让人们首先能够看懂古籍。”杜泽逊说。

古籍唯有被阅读才能实现生命,唯有被传播才能拥有丰沛的生命。今年年初,化用《世说新语》《晋书·周处传》中典故的电影《周处除三害》,在互联网上掀起“周处热”。对此,杜泽逊表示,“文艺工作者应当深入学习古籍、吸收精华,将古籍里脍炙人口的故事进行现代化改编,《赵氏孤儿》等都是现代化改编的成功案例。”

新时代以来,我国古籍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取得了历史性成就。2022年,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提出“推进古籍数字化”的工作要求。在杜泽逊看来,将古籍从纸端搬到云端,可以解决古籍作为文物必须保护、作为文献必须为读者所用的“藏”与“用”的矛盾难题:“除少数特殊情况外,古籍资源应达到最终全部数字化的目标”。

在云端翩跹、在指尖传承,古籍数字化让更多读者“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2016年起,江苏省委省政府启动“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计划用10年时间编辑出版《江苏文库》(包括纸本与数字版)3000册左右。2020年,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承担的“文脉工程数字化”工作正式启动。

蔡立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数字化中心副主任蔡立介绍,目前,已经完成《江苏文库》前五批985册纸书数字化工作,基本实现数字出版与纸质出版同步,包括排印本219册8316万字,影印本766册62万张图片。《江苏文库》数据库软件平台建设也已完成,用户可通过PC端网站和微信小程序访问数据库,并供省内40多家高校、图书馆开通机构VIP使用。

有了数字版,用户可以“足不出户”实现在线阅读、多维检索,从而更好地研究、利用典籍。“文献资源的数字化体现了今人对千年江苏文脉的创新性思考和利用,展现了江苏创新与传统相互交融、科技与人文和谐发展的地域形象。”蔡立说。

南京图书馆是中国第三大图书馆,也是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激活”浩如烟海的古籍资源,让古籍为今所用、为民所用,是南图长期思索的问题。

南图副馆长陈立介绍,南图正在完善江苏省古籍数字资源集成平台,利用智能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加快古籍影像全文数据库建设,最大限度开放古籍;还创新传播方式,通过非遗体验、文化走读等方式,将古籍的精髓提炼出来,“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们致力于丰富‘阅读’的载体形式,让馆藏古籍释放‘元典精神’。”陈立笑着说。2023年,南图推出“馆藏古籍溯金陵,行走人间四百年”文化走读活动,以馆藏1623年明刻本《金陵图咏》问世四百年为契机,围绕诗词歌赋、风土人情、历史遗存,设计了14条文化走读线路,邀请8位走读老师、历时6个月、举办10场活动、带领1000余位读者,走进了400岁的《金陵图咏》和它记录的“金陵四十景”。

通过走读捡拾“身边的文脉”,通过美食传承“舌尖上的文脉”。近年来,南图立足馆藏古籍策划的“食光机”项目大受欢迎。他们根据清代袁枚《随园食单》中的记载烹饪美食,用黄鱼和咸蛋黄做成“假蟹”,用豆腐、虾米和小葱煎制“蒋侍郎豆腐”,以鸡胸肉、雪梨和香菇制成“梨炒鸡”,让人食指大动的同时,令文脉“活色生香”、粲然承传。

跨界传播的启发

从“养在深闺”到接住“泼天富贵”

“考古热”“博物馆热”“非遗热”……近年来,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一阵阵传统文化热潮。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见证了20年间中国博物馆事业的飞速发展,以及朝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过程。一组数据足以说明中运博有多“火”:开放近3年来中运博接待观众数量超800万,其中2023年420万,全平台粉丝量超400万、阅读量超2亿次。在今年第一季度全国热门百强博物馆榜中,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位居江苏博物馆Top1。零藏品起步、缺乏“拿得出手”的“镇馆之宝”,中运博凭什么大获成功?

郑晶将密码归纳为“博物馆的新质力量”。2023年,中运博捧回“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荣誉。“新质力量”新在哪儿?答:展示“新理念”,塑造“新体验”。

在馆藏文物不够丰富的情况下,如何另辟蹊径,考验着馆方的智慧。“文物是讲述历史故事最生动有效的载体,因此我们把有限的文物放在了最需要的地方。”郑晶说。1号展厅“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馆方用了近6000件文物,构成一部“大运河的百科全书”。其他的展厅没有丰富文物怎么办?采用以大型文物为主体、小型文物组团陈列的方式,借助高旷悠远的空间构造,以7米高、9米高、17米高不等的空间动线凸显核心文物,给予观众更加强烈的震撼。通过内容、形式、空间设计的精彩契合,更“少”的文物反而讲出了更出彩的故事。

同时,中运博也是全国新建博物馆中运用新技术最多、提供沉浸式展览最全的博物馆,游戏型教育新模式、场域化研学新形态、文旅融合新体验,构建了新时代下多样、多维、多元的博物馆新语境、新生态。

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新国潮”正成为Z世代追捧的文化消费潮流。

2021年河南春晚火爆出圈之后,河南卫视以“科技赋能传统文化”的思路,运用AR、三维CG、动态捕捉等先进科技手段打造了多个爆款,不仅实现了文化破圈,也成为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一扇窗口。“我们不是盲目地、一股脑地进行文化输出,而是在反思什么才是真正的创作。” 河南卫视青年导演陈雷说。

陈雷

要让年轻人重新成为晚会的受众,必须以创作思维改变陈旧的晚会形式和说教式的口吻。2022年《中秋奇妙游》中,《一封家书》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唤醒了人们对“团圆”的共同情感:“8块8的红包实在拿不出手/一句妈妈我想你了,我又说不出口/发个中秋快乐的动图,再发个小狗/微信能够撤回,可惜时光不能倒流……”

时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华春莹在推介河南卫视节目时点评:“Beauty comes from creativity.”(美来自于创意)2023“欢乐春节·和合共生”音乐会则邀请国际钢琴大师郎朗和古琴演奏家杨致俭梦幻联动,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和合共生”中,诠释“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文明佳话。

近年来,河南卫视不断推出一系列文化主题的节目,一直在践行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的探索。2023年8月,河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暨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在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的广场上,“日晷”在舞台中央缓缓升起,随着光影的挪移,时间以天干地支的纪年方式,从夏朝开始,穿越十三朝沧桑,定格在开幕式当天。罗衣飘飘,轻裾随风,身着唐风汉服的迎宾舞者手持宫灯、宫扇,分列御道两侧揖礼相迎,古老文化唤醒时代脉搏,让观众再次感受到古今辉映,盛世共情,“文明视野”为这场运动会开幕式注入了绝佳的“新质表达”。

找对视点、用好载体,“养在深闺”的“小众学问”一样能够获得传播声量、接到“泼天的富贵”。去年7月起,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教授、博导张良仁拍起短视频,以美食探店的形式,融考古知识于美食历史,在社交媒体上迅速走红。自称“不会考古的美食博主不是好教授”的他,已经在抖音上收获了超过210万的粉丝。

为何想到“美食+考古”的传播形式?“考古这门学科覆盖的内容其实很丰富,牵涉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考古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古代美食,做美食考古短视频,可以通过美食勾连考古背后的故事,打开一个地方的历史文脉。”张良仁说。

剪裁文脉、博观约取,在张良仁看来,从美食中还能一窥城市的“温度”和“厚度”:南京老门东的柴火馄饨摊,延续南京街巷烟火、诠释城市“博爱”精神;南京经典小吃鸭油烧饼,起源于胡饼但用上了南京特有的鸭油,他们因地制宜、创造出“舌尖上的美味”。“从各地美食中能直观感受到地域文化的差别。”张良仁说,比如北京烤鸭多用大型肥型鸭,油脂多,蘸甜面酱;南京烤鸭则是小型瘦型鸭,油脂少,用甜味的浇头。

以时代语境“激活”历史文脉,让优秀传统文化面向当代“生动敞开”,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许佃兵强调了“整理”“研究”“传播”三者并重、缺一不可的传承发展视野。

“为了推进江苏传统典籍走出深闺、进入寻常百姓家,让更多人感知悠远绵长的江苏文脉,将工程名称由原来的‘江苏文脉整理研究工程’改为‘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许佃兵说。下一步,江苏文脉工程将高质量完成《江苏文库》编纂出版工作,进一步创新文脉传承发展传播方式,着力加强文脉成果的通俗化、普及化,系统呈现文脉工程的经典性、引领性,让典籍里的江苏闪闪发光,让“文脉中国”传承久远、落地开花。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冯圆芳 杨民仆/文 

来源:新华报业网  

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