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里的端午 750年前的粽子啥模样? 来德安一睹真容
发布时间:2024-06-06 19:21:58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高译丹摄影报道:端午节临近,各种馅料的粽子花样百出,可你知道古时候的粽子长什么样吗?德安县博物馆珍藏着一对750年前的南宋粽子,其各长6厘米、宽3厘米,外由粽叶包裹、苎麻捆扎,于1988年在德安县杨桥村遗址出土。
这对粽子界“木乃伊”出土于“南宋咸淳十年周氏墓”,墓主人周氏右手持着一根长40厘米的桃枝,上吊两个粽子。棺内最底部垫有灯芯草,内被酱红色中草药液体浸没;棺木涂以生漆并用油灰密封,对粽子保存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碑文记载,墓主周氏为宁国府通判国史溪园先生周应合之女,葬于公元1274年;她的丈夫为新太平州通判吴畴。据介绍,这两个粽子的发现,为当代研究南宋时期的饮食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对研究当时的食品及民俗有着重要价值。
来源:大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