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记者从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获悉,为促进广东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赋能千行百业提质增效,创造智能时代的经济新模式、生活新体验、治理新方式,广东制定关于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若干措施。
措施明确,到2025年,全省算力规模超过40EFLOPS,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3000亿元。到2027年,全省人工智能产业底座进一步夯实,算力规模超过60EFLOPS,全国领先的算法体系和算力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在手机、计算机、家居、机器人等8大门类智能终端产品,打造100款以上大规模使用的智能终端产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400亿元;聚焦制造、教育、养老等领域打造500个以上应用场景。
到2027年,人工智能将如何赋能广东千行百业?
人工智能芯片生态体系初步建成。建立人工智能芯片生态体系。建设适配芯片的开发生态,面向家电家居、安防监控、医疗设备等,加大高性能、低功耗的端侧芯片开发生产。
智能软件产业规模达到270亿元。研制引擎框架工具体系,开发面向推理加速引擎、超大规模深度学习的高性能分布式并行计算框架和平台。发展智能操作系统,加快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器级智能操作系统、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等。
人工智能自主软件覆盖率达到50%。利用人工智能提升三维建模、参数化设计、实体分割等工业软件底层技术的研发效率。集成各行业场景数据、技术、工艺,提供专业行业软件解决方案。支持软件企业开发面向人工智能的各类商用APP、办公软件等终端软件。
建设50个以上高质量行业数据集。加强政务信息系统数据资源整合,基于政务网络构建公共性、公益性可信数据空间和公共数据集。支持各地基于人工智能的能力,遴选优势产业领域开展公共数据运营探索。鼓励企业建设面向行业的高质量中文语料数据库。
打造具有示范推广效应的100个算法产品。加快算法产品供给。研发专业算法产品和工具。鼓励企业加大算法应用,打造一批算法产品和应用示范项目。加快研发迭代通用大模型、垂直领域行业大模型,做精细分场景专用模型,支持轻量、高效、易于部署的中小型模型。
全省高带宽、低延迟算力网络支撑能力大幅提升。优化算力网络布局。打造400G/800G全光高速低时延运力网。城区重要算力基础设施间时延不高于1ms。支持重点场所光纤链路改造,提升运力网络的服务能力和调度能力。
智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达到900亿元。加快机器脑、机器肢、机器体、通用产品等产品研发生产,推动人形机器人等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制和应用。发展柔性交互、动态规划路径的协作机器人与自适应机器人等高精度工业机器人,加快智能人机交互、多自由度精准控制的服务机器人应用推广。
高端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3800亿元。推动高端数控机床、海洋工程装备、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等高端装备智能化改造。支持研制高自主性、高适航性、高可靠性无人艇和无人潜航器。加强深地资源探采、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极地探测与作业等领域装备研制和产业化。
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达到350万辆以上。打造集安全出行、智慧生活、移动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网联汽车终端。发展无人出租车、智能公交、智能重卡等智能网联终端,鼓励智能化、一站式交通出行服务应用。
人工智能手机产量达到1亿台以上。支持操作系统深度融合高效低损的轻量化大模型,推动端侧模型算法与架构的应用和创新。支持企业在AIOS上结合多模态自然交互技术,增强实时交互能力、拓展手机应用场景,打造个人专属数字助手。
人工智能计算机产量达到3000万台以上。部署专属模型打造人工智能计算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学习用户个人数据和习惯,形成端侧不出端、不上云、可迁移、可继承、可成长的个人本地知识库,结合模型压缩等轻量化技术,形成个人专属模型和新型智能生产工具。
保育康复用品领域新增1500种以上专业新产品。提升家庭服务机器人、健康监测设备、轮椅等智能化日用辅助产品,助行器、失禁训练辅具等康复训练及健康促进辅具,智能助浴器、移位机、康复护理床等养老照护产品的智能水平和安全性。支持研发生产集聊天、早教启蒙、娱乐陪伴为一体的智能互动玩具产品。
智能家电战略性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达到19万亿元。在家电产品上深度融合应用学习算法、图像识别、智能语音等新技术,开发高端新型智能化产品。推动家电、家具、日用品等智能家居产品互联互通,开发个性化定制、特殊用途及适用特殊人群等智能家电。
新增3000款以上的虚拟现实终端和应用。深化人工智能技术与近眼显示、渲染处理、感知交互、网络传输、内容生产、压缩编码、安全可信等虚拟现实关键技术的融合创新,研发生产一批一体式、分体式等多样化终端产品,在工业生产、文化旅游、融合媒体、教育培训、体育健康、商贸创意、智慧城市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
赋能实体经济新动力。以“机器换人、数据换脑”推动制造业全流程智能化,国家级绿色工厂达到700家。以多模态大模型为载体融合建筑信息模型(BIM)、数字孪生等技术,推动全专业信息化集成和设计协同。建设数字田园和智慧农场,提升动植物保护智能化水平。智慧交通推动智慧枢纽、邮政、海事,建设大湾区核心路网智慧运营系统。构建适应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并满足分布式能源“即插即用”要求的全省智能化电网。
赋能智慧民生新体验。推广智能助教、智能导学、教育机器人等新型资源开发和应用,打造智慧教室、智慧校园。建设智慧医院,打造“智医助理”辅助医生提高诊断效率和质量。推进医疗、民政、生活缴费等领域老年人常用互联网应用、APP应用和移动终端、家电家居的适老化智能改造。推广集清洁、教育、餐饮、购物、护理、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式家政机器人。
赋能社会治理新效能。建设面向全省各级党政机关的视频算力支撑基础平台,提升视频智能化水平。推进底线民生智慧触达,支持保护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权益的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全流程辅助提升司法效率,实现证据指引与审查笔录自动生成、案件裁判偏离度预警、电子卷宗自动归档、诉讼和调解咨询问答等。智能预警自然灾害,深化智能防控、感知等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应用。
赋能数字消费新业态。基于消费者历史购买行为、交易记录等细分数据,通过个性化营销增强用户体验。提升金融服务,运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自然语言处理、智能字符识别等技术端到端重构数字化流程。建设智慧景区,规模化发展智慧导览、VR/AR沉浸式旅游、云旅游等应用场景。建设智慧图书馆、博物馆,打造智慧广电、电影数字节目管理等信息数字化服务平台。
赋能各行各业新领域。积极发挥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新领域的多元化应用,包括药物设计与发现、材料科学、物理和化学模拟等科学研究领域,以及生物制造、商业航空、餐饮、房地产等消费领域应用,大幅增加人工智能应用相关新岗位。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张菲菲
来源:南方网
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邮箱:gdtb2020@163.com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