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政要闻

人均足球场地面积全省第一!梅州推动“看球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4-06-17 17:30:44

“这边,传球过来!”每天下午放学后,梅州市梅江区人民小学的绿茵场上总是人声鼎沸——学校各年龄段的小球员在这里进行足球训练;在五华县惠堂体育场旁,每当遇上中超比赛,周围的小店总是客人不断,无论是主队球迷还是客队球迷,路过总会买点东西……身在全国唯一拥有县级中超球队的城市,梅州人对足球的热爱已刻进骨子里。

除了发展足球经济外,梅州还大力发展柚种植和林下经济。数据显示,梅州柚种植面积65万亩,总产量95万吨;发展林下经济利用林地总面积超200万亩,产值约50亿元。

位于粤北生态发展区的梅州,利用优越的自然禀赋和生态资源助力农民增收致富,而悠久独特的客家文化和足球文化,则推动梅州文体旅产业深度融合,成为当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体育+旅游”

推动五华游客和旅游收入双增长

“梅州加油!五华加油!”每逢梅州客家队的主场比赛,五华县惠堂体育场内总是充满此起彼伏欢呼呐喊声。2024年中超新赛季以来,前八场主场赛事已吸引8万多人次入场,小县城弥漫着浓厚的足球氛围。

手握“中超牌”,发展“看球经济”。当前,五华探索“体育+旅游”模式,赛事搭台,旅游唱戏,推进文体旅产业深度融合已成为当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第一季度,五华县旅游接待游客42.41万人次,同比增长68.56%;旅游总收入3.09亿元,同比增长95.57%。

梅州,是一座流着足球“血液”的城市。在《广东省足球产业研究报告》中,梅州以28.3%的足球人口比例高居广东各城市首位,超出广东平均值10多个百分点。梅州拥有足球场地1027块,平均每万人2.6块,居全省第一、全国领先。

梅州市足球协会副主席丘建谊这样解读梅州“足球之乡”的内涵:“梅州足球的魂是历史的传承,梅州足球的根是‘全民皆足球’。”

从推动幼儿足球启蒙示范区建设、确定16家试点幼儿园,到“双青”工程成效显著,梅州构建了6:3:1小初高体教融合的青训全过程人才培养体系,截至目前梅州共有75人先后入选国家级男、女青训队,5人入选U系列国家集训队。

在赛事体系方面,梅州建立了以“青少年足球联赛”为龙头,覆盖各年龄段、市县镇相互衔接的青少年足球赛事体系。

社会赛事同样蓬勃开展。近年来,梅州各地纷纷举办各类运动赛事,推动“体育+”经济高质量发展,举办了城北村超、横陂村超、广东梅州五人足球争霸赛、2023“宪梓杯”全国青少年足球邀请赛、2024贺岁杯、五四杯等赛事。

从幼儿足球到校园足球,从业余球队到职业球队,足球在梅州逐渐社会化、全民化,“全民足球”的良好氛围正在逐渐形成。

柚农人均年收入超万元

约占个人可支配收入40%

5月正值金柚疏果期,梅县柚农张永珍格外忙碌。“疏果是提高柚子产量和品质的一种栽培措施。根据果树的情况保留一定数量的大果,疏去小果,以保证留树的果能充分发育成1公斤以上的鲜果,提高商品率。”张永珍一边修剪小果,一边与记者谈起因种柚而改善生活的故事。

14岁时,张永珍罹患重病导致听力障碍。成家后,夫妻二人只靠打零工赚取生活费,日子过得紧巴巴。直到2016年,在同村邻居的带动下,张永珍与丈夫学着种起柚子。随着种柚技术的成熟和农村电商的普及,张永珍的柚子销量起来了,订单越来越多,“去年卖柚收入就超过了3万元”。

梅州种柚历史悠久。据统计,2023年梅州柚种植面积达65万亩,总产量95万吨,拥有120多家柚产品处理企业。在素有“中国金柚之乡”美誉的梅县区,金柚种植面积27.84万亩,柚果产量66万吨,产值约46.2亿元;柚农人均年收入超1万元,约占个人可支配收入的40%。目前,梅县金柚区域公用品牌价值113.27亿元,位居全省第一。

梅州地处广东北部生态发展区,森林覆盖率达74.54%,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和林业产业上,梅州的优势在生态,潜力也在生态。

在兴宁市石马镇米渡村,连绵起伏的油茶林在阳光的照耀下愈发苍翠。兴宁市名峰现代农业基地负责人刘名远通过手机平台实时查看油茶树生长状态,手指轻轻一点便实现自动滴灌。

“我们是兴宁市第一批油茶低改项目之一,今年进入第四年,产量肉眼可见提升。”刘名远说,今年基地预计油茶鲜果采摘达100多万斤。

梅州全市油茶种植面积66.23万亩,是省内主要的油茶产区,年产油茶籽近2.87万吨,年产值约20亿元。截至目前,名峰现代农业辐射带动农户600多户,户均增收3000多元。

从“绿起来”到“美起来”,再到“富起来”,梅州用行动证明守住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全力答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这道双选题。

“周五有戏”演出460多场

惠及7万人次

“每当汉剧院安排‘周五有戏’演出活动的时候,我有时间一定会来看。”近日,广东汉剧《天风海雨梅花渡》等剧目在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南国牡丹”剧场上演。作为戏剧迷,梅州市民王宇哲如约到场,与现场200多名戏迷、市民一同观赏了汉剧大戏。

广东汉剧是广东省三大剧种之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南国牡丹”。“周五有戏”自2013年4月1日创演以来,已走过11年,至今演出460多场,惠及7万人次。

一个地区的文化遗产,蕴藏着这个地区的文化内涵和风土变迁。梅州是中国中原文化和南方土著文化的重要交汇点,以其独树一帜的客家文化名扬四海。

2010年5月,原文化部批准设立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2023年1月,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通过国家验收,正式从实验区迈向保护区,成为广东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多年来,梅州秉持“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建设理念,围绕“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建设目标,推动客家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截至2024年3月,梅州拥有十大类别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29项;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32人,形成了完整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在保护好文化遗产的同时,梅州顺势推动文旅产业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梅州现有保存较好的客家围龙屋4367座、名人故居(旧居)422处、革命遗址509处、文保单位552处。梅州积极推动客家民居的活化利用,改造为展览馆、艺术馆、咖啡馆、民宿等文旅融合新空间,目前已形成钧质楼五星级民宿、承德楼围屋酒楼、玉庭楼创客空间等一批文旅融合精品民宿,让古民居焕发新风采。

“梅州大力发展红色旅游、非遗旅游、研学旅游,将旅游需求有机融入文物、古迹、非遗保护设施的功能设计之中。”梅州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梅州市博物馆和非遗传习所已经成为游客喜爱的文化体验目的地、传播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平台。

南方日报记者 张柳青 汪思婷 陈泽铭

来源:南方日报

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邮箱:gdtb2020@163.com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