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赣台心桥 > 今日江西

村规民约上墙 文体活动入村 武宁县大力推进移风易俗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4-06-18 14:09:53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新法治报全媒体记者周浔) 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没了,老百姓的负担轻了;高价彩礼少了,零彩礼多了……近年来,九江市武宁县聚焦移风易俗,大力破除陈规陋习,倡导现代文明理念,乡村文明不断焕发新气象。

初夏时节,走进武宁县官莲乡官塘村,只见楼房错落、绿树成荫、果香阵阵,宛如一幅画卷。

“官塘村,立村规,村民朋友要牢记:破旧俗,除陋习,弘扬社会新风尚……”村里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签名墙上写的“村规民约”格外醒目。近年来,这部由官塘村退休教师黎哲明写的朗朗上口、操作性强的村规民约已成了村民的共识及办理红白喜事的主要标准。

“村民都认真执行‘村规民约’,认同厚养薄葬,响应丧事简办,负担减轻了。”黎哲明介绍。

2022年,该村梓塘组小组长刘遵仁的父亲因病过世,刘遵仁与兄弟姐妹商议,带头践行村里的村规民约,按照标准为逝世父亲办了简单的葬礼,得到了乡邻们的一致赞许。

吟诗作赋、看书写字……走进武宁县鲁溪镇梅颜村,曾经赌博声不断传出的场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书香袅袅。

给梅颜村带来新气象的是“竹林堂”诗社社长、梅颜村党支部原书记夏涓沅。夏涓沅爱写诗,曾在九江的一家企业任高管。2015年,他回到家乡梅颜村任村党支部书记。“刚来村里时,看到村里打牌风气浓厚,心里很不是滋味。”

为此,夏涓沅先后召开村民大会、小组会议,通过宣传教育,大部分村民认识到赌博的危害性,村里赌博的少了。

但对于一些“钉子户”,还得让他们有事做才行。夏涓沅在村里办了两个小厂子,把玩牌“领头人”一个个招进厂里做工。

“发展产业需要劳动力,村民有了赚钱的事做,不再沉湎于打牌,两全其美。”此外,夏涓沅组织村民通过开展健康有益的各类文体活动充实闲暇时光。

夏涓沅爱写诗,他成立了“竹林堂”诗社,把退休教师、干部和部分有文化的村民吸收进入诗社。诗社经常组织社员在武宁采风,每逢佳节还组织诗会,通过吟诗作赋歌颂新时代美好的生活,促进村风民风向好,激发了乡村的发展新活力。

来源:大江网

江西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