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政务要闻

定远营古城——万名“小辣椒”畅游阿拉善特色课程解密之七

发布时间:2024-06-20 15:16:54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19日讯(记者 滕斌)《启智润心,筑梦扬帆——万名小辣椒,畅游阿拉善》第一期将于7月6日盛大集结,首发启程!报名正在火热进行中,机会难得,切勿错过!今天,小辣椒将为您揭开本次活动的特色课程——“塞外小北京”定远营古城的神秘面纱。

定远营古城

定远营古城,位于阿拉善左旗旗政府所在地巴彦浩特,蒙语意为“富饶的城”,原名定远营,至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1952年11月1日,经国务院内务部批准,改称巴彦浩特。2006年,定远营古城被公布为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定远营古城是清代内蒙古西部的重要军事和商业重镇。清雍正三年(1725年),陕甘总督岳钟琪奏请修城,以控扼西北蒙古各部落往来道路及军事镇守。清廷命通智等人勘踏监修,雍正八年(1730年)建成,南北长350米,东西长700米,周长约1700米。据记载,全城只设南门和东门两个城门,南门为正门,筑有瓮城,门洞上方镶“定远营”三字大横石匾;东门为旁门,门洞上方横书“德胜门”三字大石匾。雍正九年(1731年),阿拉善第二代王爷阿宝征讨准噶尔叛乱由青海凯旋回来,清廷将定远营赐予阿宝。

阿拉善和硕特亲王府

位于阿拉善盟公署所在地巴彦浩特镇城北,始建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是具有明清风格的古老建筑群体,总面积10180平方米,有房间243间,素有“小北京”之称。

阿拉善王府是当时的政治中枢,其建筑庄严,管理体系严密,上达清廷中央,下统牧野民人,历二百余年风雨春秋,高度发挥了政治中枢作用。其建筑可分为三个区:

第一,王府衙署区。依中轴线由南至北分为四进院落,从雍正十年(1732年)到民国二十年(1931年)一直是阿拉善和硕特旗的旗政管理中枢。

第二,王府老官邸区。即“东府”,乾隆时期为不规则散点式建筑,民国时期改建成从中轴线自南向北的四进院落,自清乾隆年间至民国末年一直是阿拉善王府的寝宫官邸。

第三,王府新官邸区。即“新府”,建于民国三十四年(1943年)。为一处独立的大型房舍,整体平面成凹形,面积337平方米,具中西合璧式建筑风格。为达理札雅自兰州返旗后,与福晋金允诚及子女居住的新寝宫。

王府建筑群在历史上曾威赫一时,现已命名为阿拉善博物馆。府内现设有3个历史文物陈列室和1个民族风俗文物陈列室。

延福寺

位于阿拉善盟巴彦浩特城北部,是阿拉善左旗24座庙宇中最古老的庙宇之一。始建于雍正十年(1732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扩建,并由皇帝手书御赐“延福寺”匾额,用蒙、满、藏文书写。

延福寺是座王爷的家庙,占地面积7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多平方米,是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阿拉善盟保存最完整、文物价值最高的古建筑群。庙里共有大小殿堂28间,厅殿195间。殿内的佛像,雕塑细腻,精美传神,反映了我国人民精湛的建筑艺术。

古民居

古民居位于定远营古城内西北部,自王府兴建始,逐步扩展,形成了一片规模较大的民居建筑群落。古民居主体部分以牌楼、城隍庙所在的城隍巷为轴线,分东西两部分,每部分又以东西为走向自南至北分为四道巷,巷内并排建有数户或数十户民居。院内以门楼、正房为中轴对称分布,分东西厢房。正房及厢房基本为面阔三间的四合院风貌。

定远营古城,是时光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这里,“小辣椒”们将开启一段难忘的时光之旅,学习历史、体验文化、感受自然,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让孩子们在游玩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这将是他们度过难忘暑假的最佳方式!了解更多详细信息和报名方式:(微信同号)19176679171、18207480523。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