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如何更具“当代性”?茅奖作家刘亮程对谈江苏语文教师
交汇点讯 使用过苏教版教材的学生不会对新疆作家刘亮程的名字感到陌生。作为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刘亮程有两篇散文先后入选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分别是《寒风吹彻》和《今生今世的证据》。新疆的自然风貌和万物生灵赋予了作家对生命、对语言的独特体验,类似这样的作家作品应该怎么讲、怎么读,成为语文界困惑的难题。
7月1日,“刘亮程作品中学语文教师座谈会”在南京举行,主办方南京译林出版社、世界文学与中国当代原创文学研究暨出版中心邀请了全省各地优秀语文教师、语文教学研究专家与刘亮程共聚一堂。为什么中学语文需要刘亮程?译林社副总编辑陆志宙认为,刘亮程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丰富和再创造了拥有悠久传统的散文文体,“他的自然观、人生观、文学观,对当代青少年语文学习和审美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翻开这两篇散文不难发现刘亮程的异质性。《寒风吹彻》中,生命之冷峻凝重令人喘不过气,“经过许多个冬天之后,我才渐渐明白自己再躲不过雪”。《今生今世的证据》跳出乡愁抒写的一般维度审视故乡与“我”,“谁会看见一场一场的风吹旧墙、刮破院门,穿过一个人慢慢松开的骨缝,把所有所有的风声留在他的一生中”——这些充满感受力的语句,令读者们掩卷深思。
“面对这样的好作品,语文教师能做什么?”南京科利华中学教师王跃平发出了疑问。
好的语文老师应该是好的阅读者和鉴赏者。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教师陈兴才把刘亮程的作品描述为“强体验派”,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他的语言就像在刀尖上跳舞,和传统的语文课文有很大的区别”。20多年前风靡全国的著名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常被他们视为理解刘亮程的文学象限。“我们喜庆的日子,如果一只老鼠在哭泣,一只鸟在伤心流泪,我们的欢乐将是多么的孤独和尴尬……”陈兴才认为,刘亮程散文中流露的万物有灵、生命平等的强烈意识,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有力反驳。
在金陵中学教师叶海忠看来,刘亮程的文本具有不确定性和多义性,很难被框死在阅读理解的标准答案里,鼓励语文教育、文学鉴赏走向意义的生发而非终结。“而像‘风是最伟大的叙述者,它让大地上的所有事物发出了声音’,不仅准确写出了风的作用,让学生看到了习焉不察的事物,也给出了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还可以从中学习到更加纯粹、诗意的表达经验。”南通市通州区育才中学教师丁峰说。
江苏省天一中学教师唐缨认为,与其强行解读作家想说什么,不如分析他是怎么说的,这个作家和那个作家处理同一题材的区别是什么,“语文老师应该说得出作品好在哪里,这是课堂教学中最要紧的一关”。
语文教育涉及教与读,除了老师“怎么教”,还有学生“怎么读”。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张志强在个人公众号“教后知困”中,回忆了几年前刘亮程来到南师附中做讲座的情形。那场讲座的主题为《寒风吹彻,现世温暖》,整个会场近千人无不屏息凝神。张志强曾对学生做过调研,《今生今世的证据》是课本中他们最喜欢的作品之一。
在张志强看来,语文学习的方式有刷题、读书,也有阅世、观物、明心、践行。全民阅读之风蔚然兴起,但若阅读不得其法,不去关注作者如何阅世、观物、明心、践行,读书会和刷题一样会成为深度语文学习的障碍。“而通过对刘亮程作品的阅读,许多学生重新听到了虫鸣和风声,开始留意、寻找自己在生活中留下的证据,尝试在自己与周遭世界之间建立更积极的联系,从文学中寻找遥远的心灵共鸣与呼应,而不再只是急匆匆地向前赶路。”张志强说。
这样“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案例还有很多。座谈会上,苏州中学园区校教师孙晋诺把一本亲自编写的《刘亮程先生散文作品教学简记》献给了文学偶像,其中,学生们对《寒风吹彻》的精彩鉴赏出乎大人的意料,高二曹竟同学认为,“寒风吹彻”是人对命运的勇敢凝视,正是为了改变雪的冷漠,人才一次次将自己置身于阳光与苦难之间。
作品解读或有深与浅之别,却没有对与错之分,在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工作后的漫长时光里,一个读者可能会与同一位作家、同一部作品反复相遇,并随着阅历的增长赋予其新的意义。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江苏省语文教育研究院院长高峰就认为,刘亮程笔下的菜籽沟事实上蕴含着“对现代性的挽救与重建”的深刻意涵。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世界文学与中国当代原创文学研究暨出版中心主任何平也对文学的教与读发表了见解。在他看来,“教得好不好”有一个简单的标准:学生毕业后能不能回想起你的一堂语文课?你有没有为学生此后的人生准备了一件“文学的行李”?至于读,何平鼓励师生共读,鼓励教师率先培养阅读和写作习惯,鼓励学生把“自由阅读”和“规范阅读”结合起来,把“经典阅读”和“通俗阅读”结合起来,“要允许学生读不经典的东西,也要允许学生读不懂”。
作为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者,省作协副主席、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语文特级教师汪政,曾将刘亮程、周晓枫、于坚等当代作家的作品编入语文教材。在他看来,“当代作家进教材”不仅推动了当代文学的经典化进程,更重要的是塑造了语文教育的“当代性”——通过接通当代文学现场,为学生成长注入当代价值,语文教育才会有源头活水、才能照见广阔天地。
面对江苏语文界的优秀代表,刘亮程的语言依然纯净、透明、充满诗意,他希望教师们能够充分意识到语言的地位和力量。“我8岁时父亲去世,当我10岁时学到‘痛苦’一词的时候,我才发现那种丧父之感早已被一个词所承载,我在痛苦之后才跟它相遇。作家开始写作的时候,就是文字开始‘创世’的时候,文学是对生活的重新构建、虚构和修改。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冯圆芳
来源:新华报业网
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