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下大同 > 新闻动态

科学守护千年云冈之美

发布时间:2024-07-05 15:32:42

  武周山下,十里河畔,云冈石窟静静俯视着游人,这盏世界文化遗产的明灯,照亮了千年的文明交融。虽历经风霜,一代又一代云冈石窟守护者倾心尽力,护佑着云冈之美长驻人间。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云冈研究院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培育多学科交叉的文物保护科研团队,建立了预防性和抢救性并重的科学保护体系,使用现代科技手段,在文物保护、档案记录、展示利用、考古研究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进展,走上了一条预防性、综合性保护云冈石窟的科学之路。

  “云冈石窟危岩体加固工作告一段落,我们进入了以预防性为主的阶段,我们的任务并没有减轻。”今年全国两会的首场“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向媒体坦陈云冈石窟保护的工作情况。1500多年的岁月沧桑,使云冈石窟不同程度地经受了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洞窟和雕像损毁严重,文物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云冈石窟的保护工作,半个多世纪以来先后实施了“三年保护工程”“八五保护维修工程”“109国道云冈段改线工程”“云冈石窟防水保护工程”“云冈石窟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五华洞窟檐建设工程”等一系列重大的保护措施,通过多次大规模的维修保护、景区建设,云冈石窟景区的面貌焕然一新。通过一系列创新实践工程,在解决石窟稳定性问题的同时,有效遏制水害,延缓石雕风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工程实践中,云冈研究院不断提升保护理念、创新保护手段、改良保护材料,加强保护效果评估体系建设,将相关勘察方法和监测方案等一系列经验进行推广应用,云冈石窟保护逐渐实现从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科学性保护的转变。

  造像发髻表面开裂、左肩出现起翘现象、左手存在空鼓情况……在进行修复前,工作人员早已将洞窟内各处病害的位置、类型、危险等级等具体情况记录在洞窟保养日志中。正在进行日常保养的第十窟内,文物修复师们手拿毛刷、注射器,对细微的病害进行检测、记录、修复。每年绝大部分时间,只要条件合适,修复师都会针对起翘、裂隙等病害对石窟进行保养修复。脚手架上,云冈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与监测中心工作人员打开超声波测试仪,用探头对准石窟岩体表面缓缓移动,一旁的同事则密切观察着测试仪屏幕上的线条波动。这是云冈石窟近年来运用的文物安全检测新手段,使用仪器避免了检测时用手触摸,对文物也是一种保护。通过几年的石窟预防性保护实践,云冈研究院初步建立了云冈石窟本体保护材料体系和评估体系,首创边界理论,并将其应用于石雕保护加固工作,形成以有效保护为核心的保养加固理念。同时,在保护理念、保护队伍建设、材料和技术、保护工艺、规范流程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了石窟日常保养工作由“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的转变,有效地遏制了石窟表面风化病害的发展,改善了文物保存状态。

  云冈石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历史丰碑,代表了5世纪世界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在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与地位。近年来,云冈研究院与国内高校、石窟寺联合成立了“石窟寺保护科技创新联盟”“文物数字化研究中心”“数字云冈联合实验室”“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工作站”“中国石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等,先后在适合我国石窟寺保护的病害无损分析评估体系、石窟稳定性评价及水害探查技术体系、保护关键技术体系方面开展了几十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同时,云冈研究院获批“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和“石窟寺保护与传承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为云冈石窟的保护研究利用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撑。推进石窟技防升级改造和窟顶消防升级项目,对云冈石窟基础设施、安全管理进行综合评估和全面整改;加强数字化保护,促进成果转化利用,通过数字技术让云冈石窟得以永存,让更多的人跨越时空,不必触碰石窟,在云端就可以尽情探索云冈石窟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成就。

  (来源:大同日报)

  大同市台港澳办供稿

大同市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