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济南资讯

趵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济南实践,如何更好用好“关键一招”?

发布时间:2024-07-18 17:44:42

  7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开始举行。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对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

  5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东视察,赋予了山东“走在前、挑大梁”的重大使命,更对山东提出“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勇争先”的殷切期望。

  历史,总在变革中迸发前进的力量,城市亦是如此。一直以来,改革创新都是济南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近年来,济南的改革热度指数持续保持全国前列,连续多年在全国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中处于领跑位置。

  一子落而满盘活。作为省会城市、经济大市,推动各领域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既是济南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省会城市的使命担当所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济南实践的征程上,济南必须更好用好“关键一招”。

  以“产”焕“新”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改革,要谋在“新”处、抓在“实”处。

  自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以来,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各地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必须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今年以来,聚焦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济南紧密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积极开展前瞻性顶层设计,瞄准数字化、绿色化、生物医药三个方向聚焦发力。

  济南正全力推动数字化转型,聚焦“数据+算法+算力”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加快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数字技术领域的创新步伐。同时,济南还大力发展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积极布局元宇宙、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前沿未来产业,引领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在绿色化转型方面,济南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积极推广节能降碳、清洁生产等绿色技术,促进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济南正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氢能、新型储能等前沿未来产业,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此外,济南还向生物医药领域发起强劲攻势,集中力量在生物医药、中医药、医疗器械、医美抗衰、特医食品五大关键领域深耕细作。致力于推动未来健康产业、生命信息、精准医疗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与突破,济南正引领生物医药产业迈向更高水平。

  明确方向,更要握紧抓手。今年,济南以“项目深化年”为总牵引,明确总投资2.66万亿元的2000个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3470.6亿元。

  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济南通过分类推进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思路愈发明晰。以“产”焕“新”,济南经济发展也在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中焕发出新的竞争力。

  抓好试点试验 耕好改革“试验田”

  试点是改革的重要任务,更是改革的重要方法。试点能否迈开步子、蹚出路子,直接关系改革成效。

  近年来,济南先后获批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等一系列重大平台载体和数字人民币、央行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一批试点工作。

  在具体实践中,济南坚决担起先行先试的国家使命,加快推动国家级平台的体制机制创新,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营造一流环境。

  近年来,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综合保税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等重大平台能级不断提升。2023年,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形成制度创新成果60个,在全国率先推广“首席标准官”制度,清河电子高端芯片载板等重点项目落户综合保税区。同时,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成效显著,出台了《济南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加快现代金融产业发展若干扶持政策》,探索制定了以“六专机制”为核心的科技金融建设指引并开展首次评价,认定科技金融机构、科技金融特色机构22家,推出科创专项信贷产品68款、实现融资支持102亿元。

  今年6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济南召开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工作推进会。会上,济南市作为试点城市代表之一,作了经验发言。在试点过程中,济南积极探索实践,形成了“一体化统筹、多维度优选、精细化布局、全方位支撑、市场化运营”的工作思路。试点一年多来,济南市累计购置租赁项目53个,房源3.05万套、210万平方米,总投资额约233亿元,全市获得商业银行授信142.77亿元,发放贷款金额64.43亿元。通过试点,更多新市民在济南拥有了更加安全、可靠、高品质的安居之所。济南交出了一份优异的试点成绩单。

  从推动经济发展,到创新社会治理,一个个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优势正拔节生长。在一项项改革试点中,济南努力为全国全省探索更多具有先行性、突破性,可复制、可借鉴、可持续的创新实践。

  聚焦高效治理 打造数字“城市大脑”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作为一座实有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济南社会治理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不言而喻。对此,济南在实践中加快“数字济南建设”,探索出一条以数字化赋能现代化,撬动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城市治理的发展路径。

  “没想到,公积金提取也可以像网购一样方便!”在手机上完成租赁住房公积金提取业务的市民孙女士,看着即时到账的短信通知不由发出感叹。孙女士的感叹源于济南打造的“租房一件事”场景。济南建设的“易租易居”平台,实现承租人选房租房、公积金支付房租一次办。

  这样的方便在济南还有很多。

  近年来,济南深化“无证明城市”建设,120项高频电子证照证明在政务服务、社会生活场景应用,同比增长100%。济南还更新发布五批电子证照证明“用证”事项实施清单,2.3万个事项实现证照证明“免提交”。

  同时,济南上线了全国首个政务服务“云大厅”,打造了集元宇宙大厅漫游、数字人智能导办、远程云端帮办、智慧受理即时办于一体的政务服务“云大厅”,实现309项高频事项“7×24”小时智慧受理。

  通过推广“鲁通码”应用,济南的惠民服务体系更加智慧。目前,济南已实现15个政务服务大厅、500余台政务服务自助终端扫码办事,市图书馆、42个泉城书房扫码借书,9个景区扫码入园,3700余个酒店扫码入住,20余个市属医院、200余个社区卫生站扫码就诊,公交、地铁扫码出行。

  济南还加快推进数字社会应用场景建设,完成348个智慧社区建设,建成智安小区3461个。同时,搭建数字乡村多维应用场景,建成数字样板村庄1500个。开发“千村提升”暨“千企兴千村”包联结对网络服务平台,实现4691个行政村基础信息全接入。

  一项项改革部署落地生根,一个个改革试点破题推进,济南在持续深化改革中不断推动各领域发展闯关夺隘、砥砺奋进。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需要新的战略目标定向。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实践,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济南必将在新一轮改革创新中取得更大突破、展现更大作为,交出一份更加精彩的“改革答卷”。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稿件由济南市台办 济南市港澳办提供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