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讯要闻

武昌区:河湖长制促晒湖“长治” 昔日藕塘焕新归来

发布时间:2024-08-05 18:23:17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冯小敏 吴纶祺)晒湖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武昌火车站东南侧,是典型的老旧城区城中湖,湖泊面积0.12平方公里,湖岸线长1.9公里,水质目标为地表水Ⅳ类。晒湖曾是周边居民用来谋生的藕塘,随着城市发展,晒湖湖泊功能转变为城市景观湖泊,但种藕遗留的污染顽疾仍然存在,晒湖周边“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武昌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工作部署,通过“标本兼治、水岸共治、雨污同治、社会并治”各项举措,对晒湖进行“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昔日藕塘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完善制度建设,强化责任落实

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推进水岸同治、标本兼治,实现“河湖长”向“流域长”转变。2021年,武昌区贯彻落实第1号市总河湖长令,全面实行流域河湖长制,根据晒湖周边排水管网走向,在原有“区、街、村(社区)”三级河湖长基础上,增设陆域河湖长,强化雨水管网管理,控制污染物通过管网入湖,推动流域河湖长制度落实落地。

充分发挥晒湖湖长的统筹协调、监督督办作用,针对巡查履职发现的问题,明确分工,强化责任落实。强化各职能部门、管理责任单位联动机制,及时发现问题、迅速排查原因、制定整改方案、监督整改落实,形成问题交办整改闭环机制,促进晒湖治理管护水平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有效改善,实现管理无真空、监督无死角、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声。

坚持因湖施策,实施综合治理

因湖施策,规划先行。曾经的晒湖有着老旧城区城中湖的通病,周边基础设施差、水体自我修复差、水环境污染严重等。武昌区河湖长制办公室成立以来,先后组织编制了晒湖治理“一湖一策”、晒湖湖泊保护详细规划等,为晒湖的治理和保护提供了基本遵循。

改造基础设施,美化湖泊环境。曾经,晒湖湖中有一条土路穿湖而过,不利于周边居民出行,也影响湖水交换,为此武昌区将其拆除,并在原址上建造晒湖桥,既让出行更便捷,又实现了南北湖连通。依托武汉市“城市公园绿地5分钟服务圈”构建行动,对晒湖进行升级改造,修建步道、小游园,成为周边居民的“口袋公园”。实施晒湖驳岸整治和景观提升,既减少了面源污染,又满足了市民亲水需求,实现了湖面、湖岸景观的协调统一。

开展水生态修复,重构湖泊生态。对晒湖进行干塘清淤,大大削减底泥内源污染,为修复湖泊生态提供良好底泥环境。种植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投放鱼类、底栖动物,重构晒湖水生态系统,晒湖由“藻型浊水”向“草型清水”稳态转换,湖泊自净能力大大提升。布设生态浮岛和曝气机,增加湖面美观的同时提高水生植物成活率。定期评估晒湖水生动植物健康状况,在挺水植物品种单一、覆盖度不足的湖岸线,因地制宜补种再力花和美人蕉,成活率达95%。

凝聚多方力量,强化湖泊巡查

凝聚民间力量,开展志愿巡湖。晒湖的升级改造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民来此休闲娱乐,为提高市民晒湖保护意识,聘任2名区级民间河湖长,依托街道力量,成立了由自管党员、下沉党员、社会团体组成的护湖队,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志愿巡湖,以实际行动保护身边的生态环境。

凝聚专业力量,实施全方位巡查。晒湖治理完成后,交由专业队伍进行日常维护。晒湖处于老旧城区,且水体相对封闭,湖泊生态易受人为干扰,因此日常维护的关键在于问题早发现、早解决。在日常巡查中,综合采用无人机飞检、水下机器人探查、登船巡查、徒步巡查等多种方式,对晒湖进行全方位、专业化巡查。

自2020年起,晒湖年度水质始终稳定保持在地表水Ⅲ类。2023年,晒湖被评为武汉市“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在河湖长制体制机制下,晒湖实现了重生、长治,正如晒湖民间湖长邓建义所描述的那样:“生于斯,长于斯,记忆中的晒湖,带给我童年时代的画面是美好无瑕,时代变迁,湖水重度污染后,晒湖成为‘臭藕塘’,经过一番治理晒湖又重生,又复活了,成了武昌又一颗生态‘明珠’。”

来源:荆楚网

主办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