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政务要闻

夫妻“守艺人”:一针一线编织传承与梦想

发布时间:2024-08-13 17:56:54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王茜 通讯员 黄威 黄薏

在长沙县在泉塘街道泉睿社区内,隐藏着一家不起眼的湘绣戏服工作室,没有显眼的门脸,连隔壁邻居都未曾知晓店主人身份。

这个工作室,由一对热爱并执着于传统手艺的夫妻——彭文和向娟共同经营。他们各自的家族,几代人传承着“开慧湘绣”,以精湛的湘绣和戏服制作技艺,一针一线编织着文化的传承与梦想。

困难与坚守相映

近日,彭文向娟夫妇忙得脚不沾地,他们正在赶制近10万元境外订单。“粤剧《忠烈杨门》即将首演,名角汪明荃领衔,我们负责设计制作部分新戏戏服。”

今年46岁的向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守艺人”。从曾祖父那辈起,她家就开始做戏服,到她这里已是第四代。

“我18岁就跟着妈妈学做戏服、学描花裁剪。”与戏剧打交道多了,向娟熟知行内门道,知道武戏演员要穿什么,文戏戏服上又该绣什么。向娟回忆道。戏行里规矩多,拿穿衣来说,名角都有“衣箱”,专门服侍他们化妆、穿戴,管理他们的头面、戏服。“长沙县乃至湖南省尤其是香港的很多演员们都在我们家量身定做戏服呢。”向娟为自己的手艺颇为自豪。

戏服色彩艳丽,花色繁多,图案复杂,刺绣前要先在纸上画样子,把图案描到缎子上,然后再按照图案进行刺绣。做戏服的工序繁杂精细,“要量体、打样,还要设计刺绣的图稿、配丝线、刺绣、浆裱、剪裁、加衬里、成衣。”向娟扳着指头向记者介绍,做一件完整的戏服一般要数月。

坚守虽辛苦,但向娟说,她的坚持不仅是因为热爱,更是因为不想让代代相传的技艺在她手里断了传承。

“我们现在最大的困难就是人手不足。”彭文无奈地说,“有手艺的老师傅越来越少了,有些订单我们都不得不推掉。”

彭文的母亲冯静芳今年已逾八旬,是四里八乡有名的“绣手”。回忆起湘绣的辉煌岁月,她感慨万千。20世纪80年代,长沙县的湘绣厂红红火火,家家户户都绣花,湘绣产品可以出口创汇。“可惜后来市场不景气,粗制滥造的风气也起来了,湘绣厂倒了,开慧湘绣也慢慢没落了。”

为了保住湘绣手艺人的队伍,彭文决定将老家改造成一个湘绣宾馆,共有17间房间,绣工们可以在此休憩工作,宾馆的营收可以保障她们的基本收入。

湘绣宾馆里,花鸟条屏精致高雅,牡丹、菊花、梅花跃然画外,各具姿态。老湘绣《八仙过海》,鲜艳的色彩,平整的针功,逼真的人物造型,引人驻足。《饮水虎》双目炯炯,毛发凛然,溪流、岩石相映成趣,令人叹为观止。

“单纯的湘绣绣品不好卖了,公司高峰期营收超过2000万元,绣工近百人,现在不足百万了,绣工也只剩下几个人了,但我们必须坚持。”彭文会创办湖南开慧湘绣有限公司,源于他们家是四代从业的“湘绣世家”。彭文十多岁随母学刺绣,对于湘绣的作画、配线、刺绣、验收、制版、整理、装裱等,无一不精。

像彭文向娟一样的“守艺人”,用他们的坚守迎来了希望。2023年,戏装戏具制作技艺被评为长沙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向娟正在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传统与变革并进

和许多非遗文化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一样,如何让年轻人接受、喜爱,继而传承这门技艺,这也是向娟需要考虑的。一味地固守陈旧肯定是不行的。于是,她就自己钻研、设计花样,改良戏服。

在工作室里,有满满一墙油纸外包的卷轴,每卷都需一人合抱。“这都是我的宝贝。”向娟笑道。打开其中一卷,数十张手绘画稿层层叠叠,每一张都有近十米长。

“以前没有留草稿的习惯,设计稿都印在老师傅的脑子里。一代又一代的戏服师傅口耳相传,做出了一件件华美的戏服。”向娟说。“这些戏服图样大多数是我画的,也算是填补了这项技艺没有图文记载的空白。”

向娟拿出一本厚厚的精装本《中国京剧衣箱》,书页边缘已经磨损,部分页面甚至卷曲脱页,明显是被翻阅了很多次。“我们一直在尝试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会经常从传统戏服图样中寻求灵感。在色彩搭配和图案设计上,也会参考一些流行元素。”向娟介绍道,这也是她20多年来一直坚持订阅《粤曲月刊》的原因。

向娟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审美趋势,设计出多款既具传统韵味又不失时尚的戏服作品,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赞誉——川剧的变脸大拿、粤剧名咖,知名演员纷纷下来订单。

面对市场的起伏和传承的困境,彭文向娟从未放弃过希望。他们坚信,只要有人愿意坚守和传承,湘绣戏服这门古老的技艺就一定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正是在这种耳濡目染之下,21岁的女儿和17岁的儿子都对这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女儿学戏曲,儿子学画画,现在已经开始帮妈妈画图样了。

“有人说,我们家是儿子画稿、女儿唱戏、妈妈刺绣、爸爸销售。”彭文笑道,“这还蛮贴切。”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