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辅导员深入重点用人单位涵养就业育人新力量
为促进青年学子高质量充分就业,推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落细落实,南京师范大学积极响应国家稳就业、保就业的号召,组织成立“2024年重点用人单位辅导员挂职团”。自7月中旬起,带领2025届准毕业生深入盐城市盐南高新区组织部、江苏省今世缘酒业有限公司及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重点用人单位,开展为期数周至一个月的就业实践。
“重点用人单位辅导员挂职团”的成立,为辅导员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指导学生实践、提升就业竞争力提供了新途径,开启了“学校-辅导员-企业”三方协同的就业育人新态势。通过在重点用人单位挂职锻炼,全景式了解企业文化、用人需求、晋升体系等信息,切身体悟行业企业发展的新趋势、新需求,从而成为连接学校与用人单位的重要纽带,既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的生涯指导和就业服务,也为学校人才培养提出建议,进而为企业输送更高质量的人才。
聚焦关心关爱,实现师生群体的“双向奔赴”
盐南高新区组织部就业实践团实践时长1个月,由辅导员葛逸君领队。来自6个学院的12名本研学生,投身于盐南高新区组织部、人社局、市场监管局等多个政府一线岗位中。
在实践过程中,葛逸君是学生们的指导者、护航者,他坚持每周六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研学交流,并根据学生所学专业进行精准匹配,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在适宜的岗位上施展才华,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他不仅关注学生们的工作表现,更重视他们的心理变化和成长过程。在参与盐南高新区组织部各项工作的同时,常态化问需、解难、送策,以“小温馨+暖举措”急学生之所急、解学生之所困、抒学生之所难,切实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做好以心唤“新”。在他的带领下,12名同学凝聚成了一个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集体,大家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面对挑战和困难,实现了个人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双重提升。接下来,葛逸君将带领实践团开展系列校友生涯访谈活动,为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突出精准精细,优化就业指导技巧的“基础工程”
由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和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组成的专项就业实践团赴淮安市涟水县江苏省今世缘酒业有限公司,展开了为期12天的暑期就业实践活动。辅导员徐璇、叶午旋及学校共12名学生全程参与本次就业实践。
辅导员徐璇、叶午旋在今世缘的人力资源部门进行挂职,全程参与该公司的面试招聘、员工培训等活动。挂职期间,两位辅导员深入了解了今世缘集团的人才招聘、选拔和培养相关制度,积极投身于电商及销售岗位的面试招聘中,累计面试达52人次,同时两位辅导员参与了今世缘首届职业规划大赛的评审工作,共对25名员工的职业规划报告及现场答辩进行了细致的评审和悉心的指导。通过近距离接触、体验式调研、沉浸式体验,让辅导员熟悉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全面提升就业指导能力。此外,团队还计划通过访谈、座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展开调研,了解所在企业校友职业生涯发展情况,构建“校友生涯复盘表”,以期为学院未来的学科设置、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工作提供有力参考。
推进互联互动,夯实工作团队的“战斗壁垒”
辅导员田甲鸣、张宇豪带领学生,联合浙江师范大学共同组建了“跨校联动汇杭城,探访名企寻奥秘”专项实践团,前往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挂职锻炼和就业实践。
在挂职过程中,田甲鸣和张宇豪深入企业,亲身体验了企业的日常运营与文化氛围,积极推进了校企合作关系的构建,为学生与企业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通过参与人事招聘、制作人才地图等工作,两位辅导员对海康威视的企业文化、岗位需求、专业技能要求以及职业发展路径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这不仅为他们指导学生职业规划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还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专业技术的热爱与追求。此外,两位辅导员多次与浙江师范大学的带队老师交流经验,双方围绕人才培养路径、就业工作举措、思政工作创新等方面展开了细致的探讨与交流,优化了工作体系,实现了资源平台共享。本次就业实践,不仅为一线辅导员提供了与行业前沿近距离接触的宝贵机会,还通过跨校联动,促进了学术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对两校双方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起到了推动作用,两校未来能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拓展校际合作、推进师生交流,发挥一流高校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在各就业实践团项目中,南师大的辅导员秉持严谨负责态度,全程参与企业参观、岗位见习、座谈交流、访谈调研等活动,深入企业一线开展工作学习、经验交流。就业实践的开展增进了师生对重点单位用人需求的敏锐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对标行业需求、明确能力提升方向及职业生涯规划导向,同时提升了一线辅导员对就业市场的认知和就业指导的专业能力,有效推动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涵养就业育人新力量。
据悉,南京师范大学还将进一步立足国家导向、行业趋势和学生需求,充分发挥好协同育人力量,以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
来源:新华报业网
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