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赣台心桥 > 赣台往来

台湾媳妇施品卉:不负众“托”,我与南昌共发展

发布时间:2024-09-23 11:03:05

  这是施品卉来江西南昌的第12个年头。

  在中国台湾长大成人,后赴新西兰留学、工作,现如今,她带领在南昌创办的友希婴幼托育中心走过了3年多的风风雨雨。

  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近3000万名 3 岁以下婴幼儿,超过三成的婴幼儿家庭有入托需求。

  对于有过全职妈妈经历的施品卉来说,“托育机构真的能解放女性朋友们的双手,帮助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让她们能再次回到职场。”

台湾媳妇施品卉:不负众“托”,我与南昌共发展202

施品卉

  身穿深色马甲,简单大方中透出干练,一开口却是笑容温暖,口音“软萌”,在施品卉“一硬一软”的反差之间,她以自身经历书写了一个有着温柔底色的女性如何在新时代乘风破浪,成就自我。

  迷茫:“我的人生只有孩子了吗?”

  2012 年,施品卉来到南昌,热辣——是她对南昌的第一印象。

  南昌的热,来得直接。南昌的辣,也充满挑战性。

  盛夏时节走在南昌的路上,施品卉觉得自己都要被“烤干”了。端起碗一看,几乎全是带着红色小米辣的菜,她默默选择用汤泡饭……

  在渐渐适应南昌的生活中,2013 年,施品卉生下了一个女儿,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婴幼儿托育机构,她只能自己在家全职带娃。

  亲手带大自己的孩子,其过程充满甜蜜却也含着苦涩。孩子一点一滴的成长,都让施品卉满心欢喜,但她同时也很羡慕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穿得很体面地去上班的女性。

  哺乳、换洗、早教……每天照顾孩子已让施品卉力竭。在她的世界中,那个光鲜亮丽的自己已经黯然退场,现在,她的世界中心是女儿。

  “你的孩子还没学英文啊?”“该让她学奥数啦!”……当女儿长大一点后,身边孩子家长的声音让施品卉很难不焦虑起来,让女儿学珠算、学英文、学跳舞,每天安排得满满当当,好像不让女儿学这些就会比别的孩子差一点。

  第一次当妈妈,总是因为没有经验而让人慌乱,对于即使大学是主修学前教育专业的施品卉来说也是如此。

  当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两年,有一天,施品卉突然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在说:“我的人生不该是这样子的,我不应该只是围绕着孩子转,孩子有她自己的人生。”

  从那以后,施品卉开始慢慢把很多许久未做的事情重新捡回来,孩子的课程只保留了女儿最爱的小提琴兴趣班,有空便带着女儿去各地旅游,增长见识。

  2018 年,施品卉的儿子出生。比起照顾女儿时的慌乱,对于第二个孩子,她的心态更平和了,她放手让儿子自己去探索世界。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她觉得她可以追求属于她自己的梦想了。

  “返场”:宝妈也要事业

  毕业于学前教育专业的施品卉,因为自身的带娃经历,让她一直关注南昌婴幼儿托育产业的发展,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许能为这个行业做些什么。

  为促进解决“幼有所育”问题,2019年,《关于促进 3 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15号)发布,随后江西省开始加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

  施品卉觉得属于她的时机已经成熟——自己办一家婴幼儿托育机构。

  从到北上广再到日本、新加坡调研,学习先进经验,到与省、区卫健委等相关部门联系,争取政策支持,在开办托育机构前,施品卉做了很多准备工作。

  选址——成为让想法真正落地的第一件大事。

  2020年,施品卉在一次散步的过程中,偶然发现省委北院小区附近有两栋居民楼中间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加上一楼的闲置房,很适合把托育机构放在这里。

  经过多方沟通,托育机构选址确定。但这里因为常年闲置,早已杂草丛生。近3000平方米的闲置空间从里到外重新翻修一遍的过程,让施品卉现在想来都不由得捏一把汗。

  按照婴幼儿托育机构的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在符合消防安全的同时,施品卉的托育中心布置也包含了她自己的理念——要孩子们多亲近大自然。

台湾媳妇施品卉:不负众“托”,我与南昌共发展1506

台湾媳妇施品卉:不负众“托”,我与南昌共发展1508

友希建成后(受访者供图)

  在增加园内植物元素之外,施品卉还在园内开掘了一个戏水池,供孩子们玩耍。建设过程中的噪音,让托育中心收到不少居民的投诉。

  托育机构,是方便居民的好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能尽量争取到附近居民的理解,但他们最不理解的是,3岁以下的孩子怎么可能会去托育机构?

  “其实很多地方婴幼儿托育产业已经比较成熟了。”面对这些质疑和不解,施品卉选择用行动证明。

  2021 年 3 月,友希婴幼托育中心开始正式招生,成为南昌市东湖区第一家公助民营的托育机构。

  心声:对于生命成长的感动

  “开园之初,确实是比较困难的。”施品卉坦言,为了吸引更多居民群众关注到托育中心,她做了很多公益活动。

  邀请附近居民来参加开放园活动,品美食、玩游戏;去各个社区开展亲子活动……慢慢地,有很多居民会带着孩子来园区玩耍,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关注到托育中心了。

台湾媳妇施品卉:不负众“托”,我与南昌共发展1886

在托育中心玩积木的孩子们

  说起入托的第一个孩子,施品卉仍记忆犹新。

  那是一个刚学会走路的1岁多的小男孩,还不怎么会说话,因为园区只有一个孩子,所以所有的老师都围绕着他,轮流来带他,连施品卉都时刻关注着他。

  “我巴不得把我所有的东西都给他。”就像生下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一样,施品卉面对入托的第一个孩子,其实压力很大,希望能尽量做到完美。

  “小男孩之前比较认生,不是谁都可以抱他的,到后来变得越来越活泼开朗。”从一个孩子到如今在托人数超百名,施品卉在托育中心见证了许多孩子的成长。

  “哇,宝宝好棒,会站起来走路了!”“宝宝会说话了!”所有的老师都忍不住赞叹,甚至会感动得流泪。施品卉说有很多宝宝在托育中心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每次见证孩子的第一次,都会获得对于生命成长的感动。

台湾媳妇施品卉:不负众“托”,我与南昌共发展2227

孩子们与施品卉拥抱

  在托育中心,每周五都会开展一个不同主题的全校活动,让孩子们根据不同情景参与到活动中。其中,有一个主题是“我长大了”,老师们让两岁的小朋友照顾一岁的小孩,让一岁的孩子照顾比他们更小的小孩,“让孩子们从抽象的概念进入到亲身体会,他们的理解才会更加深刻。”施品卉说道。

台湾媳妇施品卉:不负众“托”,我与南昌共发展2372

台湾媳妇施品卉:不负众“托”,我与南昌共发展2373

“我长大了”主题活动(受访者供图)

  “你家孙子会自己吃饭啊?我家孙子还要天天追着喂饭哩……”小区里,带着孙子孙女的爷爷奶奶们在遛娃时不经意地聊天,发现很多宝宝在上了托育中心后自理能力更强,便也想把自己的孙子孙女送去托育试试。

  观念的改变从爷爷奶奶开始。施品卉笑称:“我们常说我们最大竞争对手不是同行,是爷爷奶奶。”

  热爱:不负众“托”

  小时候,施品卉在“长大后想做什么职业?”的命题作文中写了一篇《我最想成为家庭主妇》的作文,尽管有人拿这件事取笑她,但她从没有动摇过自己的想法,她觉得自己骨子里是个向往并重视家庭生活的女性。

  妈妈——简简单单的两个字背后包含的是深重的情感责任和社会期望。随着社会的发展,越多越的母职难题摆在了人们面前。

  “很多妈妈想顾好家庭,又想要发展事业,其实存在很多很多的压力。”施品卉看到身边很多女性朋友都因为要照顾孩子而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和梦想。

  因为有过全职带娃的经历,施品卉才更懂得女性需要有自己的事业的重要性。能兼顾家庭和事业,这也是她下定决心创办托育机构的原因。

  让施品卉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位小朋友每次来到托育中心就哭,哭了几个月,孩子的妈妈虽然很焦虑,但还是坚持下来了。

  “妈妈其实很需要被鼓励。”施品卉说,因为周围的人都很少鼓励妈妈,其实我们应该给妈妈更多信心,让她相信她可以度过这段艰难的时光,施品卉更多地会告诉妈妈们“你真的很优秀”。

  从2021年到2022年,因为疫情的到来,托育中心的发展将近有一年的时间处于停滞状态。施品卉带着托育中心的教职工一起坚持,“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终点,所以一直强撑着,告诉自己很快会过去。”

台湾媳妇施品卉:不负众“托”,我与南昌共发展3063

友希婴幼托育中心集体照(受访者供图)

  当托育中心的老师被问及“你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行业?”,有位老师回答:“因为热爱所以坚持”,让施品卉忍不住流泪,她觉得她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从照顾小孩的吃喝拉撒,到设计并实践课程,再到与家长沟通交流,“幼教老师真的要很全能,要热爱这个行业才会做得好。”

台湾媳妇施品卉:不负众“托”,我与南昌共发展3212

老师带领孩子们跳舞

  2023 年 3 月,南昌市被命名为首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同年,入选全国首批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

  近年来,友希婴幼托育中心先后获得“省级重点托育项目”“南昌市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机构”等荣誉。

  如今,东湖区妇幼保健院托育中心·友希紫金城分园也在今年8月开始招生了。

  12年来,施品卉带领着托育中心与南昌城共成长,她感叹南昌“发展很快,变化很大”。不知不觉中,她已经爱上了南昌菜。出去很久后回到南昌,她第一时间要吃的一定是一份南昌拌粉和一碗瓦罐汤,她很爱吃藜蒿炒腊肉,她说她已经有了一个“南昌胃”。(来源:江西女性)

  江西省台办供稿

江西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