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东省林业局消息,近年来,广州市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为城市“留野”,为野生动植物打造“天然家园”、为城市居民打造“都市公园”,建设出了一条条生机盎然的水鸟生态廊道。
水鸟生态廊道指的是将不同湿地连接起来,形成更大的湿地生态系统,水鸟可以从一处湿地通过“生态廊道”进入另一处湿地,向适宜的生境迁移,有利于基因流动并使生命得以延续。
2020年8月,广东省林业局印发《珠三角地区水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2020-2025年)》,从2020年开始,珠三角地区将陆续建设水鸟生态廊道,计划至2025年,广东将全面建成珠三角地区水鸟生态廊道,构建完善的水鸟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安全和稳定,推动生态文明和高品质大湾区建设。
在此背景下,广州市相继制定和颁布了多个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法规、文件。法规、文件的制定和颁布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也为广州水鸟生态廊道建设提供了规划引领,充分发挥广州在珠三角地区水鸟生态廊道的重要作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广东多措并举,着重加强11个国际鸟区建设,提升广东沿海湿地作为东亚——澳大利亚水鸟迁徙通道上重要停歇点、繁殖地和越冬地的重要作用,持续推进珠三角地区19条水鸟生态廊道、74处生态节点建设,构建“两横四纵多支多点”的水鸟生态廊道空间布局,提升廊道节点质量、修复水鸟栖息地生境、打造科普宣教系统、发展水鸟生态旅游和开展水鸟廊道监测。
截至2024年6月,广州已完成建设水鸟生态廊道902亩,建设森林步道72.58公里、绿道31公里、碧道52.7公里,养护提升高快速路景观林带480公里。
2024年5月22日印发的《广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报告(2024年)》,印证着广州多措并举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扎实成果。以一组数据为例:目前广州记录到的野生维管植物231科1366属3516种,其中117种植物在广州市有新分布,消失近60年的飞瀑草也重新被发现。
南方网、粤学习见习记者 吴潜之
来源:南方网
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邮箱:gdtb2020@163.com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