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通世界 光影耀长安——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闭幕
今夜星光璀璨,我们不说再见。千年古都,常来长安。
9月25日晚,随着“金丝路奖”揭晓,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
5天的光影盛宴中,一部部电影热映放送,竞赛单元激烈角逐,论坛单元智慧碰撞。在电影艺术的深度交流中,丝路国际电影节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乃至全球文化交流与合作搭建起一个广阔的平台。
光影架起友谊桥梁
永恒的爱情主题、深刻的人性探讨、温暖的童话故事……电影承载了人类对自身及世界的深入思考。
本届丝路国际电影节“金丝路奖”竞赛单元吸引了来自136个国家的2065部影片参评,数量为历届之最。
由国际评委会主席克里斯蒂安·蒙吉领衔的13位评委,对24部入围影片进行了专业、公正、严谨的评审。最终,《紧握的拳头》获最佳影片奖,《萨米娅》导演雅瑟敏·萨穆德里获最佳导演奖,《礼物》导演达尔米哈·蒂勒普伯根获最佳新锐导演奖,《出走的决心》演员咏梅获最佳女演员奖,《紧握的拳头》演员亚尼斯·弗里施获最佳男演员奖,《高弧慢球》编剧迈克尔·巴斯塔、内特·费舍尔、卡森·伦德获最佳编剧奖,《老枪》摄影陆一帆获最佳摄影奖,《母亲不会这样做》塞尔蒂娅·蒙特斯获最佳电影音乐奖,《里斯本丸沉没》获最佳纪录片奖,《猫猫的奇幻漂流》获最佳动画片奖。
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电影节特别设立电影艺术终身成就奖,张艺谋获此奖项。
电影展映是让群众共享电影盛宴的重要渠道。5天时间里,西安市17家合作影院同步展映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电影周、中法建交60周年—特别展映、经典重映、丝路视野等九大单元的百余部中外优秀电影作品。
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电影周展映的《巴霍德尔—雅兰图什》《第101次航班》《房子》《家》等8部影片反映了乌兹别克斯坦电影的广泛主题和多样化风格,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乌兹别克斯坦的机会。
中法建交60周年—特别展映中的《初吻》《碧海蓝天》《玫瑰人生》等8部影片,促进了两国文化互鉴。
科技赋能电影发展
电影节,除了让我们看到电影和影星,也看到中国电影的未来。
9月21日,西影集团发布了汉语电影内容AI辅助创作平台。这是国内首个针对虚构叙事文本实现专家级认知的多Agent大模型知识系统。
西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文涛表示:“打造汉语电影内容AI辅助创作平台,研发训练‘影谱’汉语电影专属大语言模型,是为了让每一位电影创作者都拥有一个智能、高效、富有创造力的AI助手,以提升创作效率、激发创作灵感,并能够专注于最为核心、最需要人类智慧的艺术创意和表达。”
近年来,XR技术在电影中的成功应用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
本届电影节上,西安XR电影产业基地揭牌。基地先期规划1.2万平方米,涵盖XR领域国内领先的专业配套设施,构建从内容策划、开发制作、技术研发到宣传发行、版权交易、观影体验的XR电影产业完整生态,成为西安XR内容产业的核心承载地和企业集聚区。
在西安XR电影产业发展交流会现场,陕西首批储备的XR电影项目向大众“揭开面纱”,《大话西游》《龟兹乐舞》《梦回延安》《石峁之谜》《雁塔飞花》5个XR电影项目亮相。这些诞生于西安的XR电影涉及陕西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以及经典IP,一经发布即引发许多行业平台的极大兴趣。这些XR电影项目标志着西安影视创作者已从“输血”转变为“造血”,开启了XR电影项目规模化创作的新里程。
产业联动文明互鉴
多年来,中国电影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无论是电影产量、票房成绩,抑或是银幕数量、电影类型,都标志着中国电影已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这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电影人的合作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在丝路电影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签署电影《请等着我》共同拍摄协议,双方互赠象征友谊的礼物;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签署协议,合拍中哈首部动画电影《正义守护者》,并将把VR技术应用到影片中;列宁格勒电影制片厂与西影集团战略签约。这些合作项目将切实融合世界电影人的创意与技术,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电影作品,让丝路文化在新的艺术形式中焕发生机。
“历史悠久且拥有众多享誉全球电影人的俄罗斯电影,与中国电影可以说是同根同源。”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俄方主席鲍里斯·季托夫表示,电影一直是中俄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希望之后有机会进行多方合作。
今年是中匈建交75周年。中匈两国电影界的对话合作更加深入。匈牙利电影产业发展政府专员、匈牙利国家电影协会会长卡萨巴·凯尔表示,希望匈牙利和中国在电影发行方面能够开展更多合作,同时探寻联合制作的机会。
电影节上还发布了以《西行漫记》为背景的中美合拍片《斯诺·未竟之路》,展示中国、巴基斯坦文化旅游交流的合拍片《从西安到瓜达尔港》,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阿联酋合拍片《三原印象》,中国、哈萨克斯坦合拍片《一路阳光》,中国、伊朗合拍片《石榴的故事》等国际合作片项目成果。(记者 师念 见习记者 李怡佳)
来源:群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