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陕台视窗 > 民俗风情

渭河南古会

发布时间:2024-09-26 15:54:15

  渭河以南古会,亦称过会。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相传起源于秦汉,成熟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延续至今。这个风俗既是渭河以南,秦岭以北,东起潼关,西至宝鸡这个关中平原腹地广大农村所独有的、别具一格的人文景观的鲜明标志,又是千古帝都咸阳和西安之间、渭水和沣水流域黄土地上一枝永不败落的鲜花。

  过会,既不同于过年,又不同于其他乡村流行的各种各样的传统古会、庙会。它一般是从农历六月初开始,到七月底结束,历时两个月。这个时期正是农村“三忙”(夏收、夏种、夏播)结束,秋收未到的空闲时间。

  在古代,由于渭河南岸地理位置比较偏远,再加上当时经济的制约,造成交通和信息很不通畅,当地村民利用阴历6月底“三忙”后到秋收来临之际这么一段空闲时间,为给自己或亲友未嫁娶的子女找到好媳妇和好婆家,托人到附近的村庄走村串户,看看谁家的儿子未娶媳妇,谁家的女子未出嫁,然后大家坐在一起把这些信息加以集中、对比,从中选出中意的,再找合适的机会见面提亲。到后来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和信息面的加宽,各种交流不断频繁,这种习俗也就被慢慢的固定下来,时间也从开始的无序状态,发展到从每年的农历六月初一的吴家庄会开始,一直到七月三十的火烧寨、汪家庄和北槐村会结束,每村都是固定的一天时间,并且以单日子为主,如初一、十三、二十五等。内容则除了说媒外,增加了农耕生产资料信息的交换,例如,谁家的犁、锄、铲子等处于闲置状态,谁家的农用工具又短缺,这两家就彼此进行交换、购买或出售,从而在这样不断的闲谝(拉家常)中,农耕生产资料得到了合理的配置,也发挥了它们最大的使用价值。时至今日,随着交通的日益发达和信息通道的多元化,以前说媒和农资交换的习俗,逐渐被亲朋好友聚会、联络感情所替代。过会这天,其他村子里的人,都起的早早的,有的是一家子一起,有的是街坊邻居一帮,大家自由结合,手里提着竹笼,装着用刚刚收获的小麦做成的“花卷”,彼此互相攀谈、对比着,看谁家的馍大了,谁家的馍白了,言语中充满着丰收后的喜悦,他们三五成群,或是坐车的,或是骑车的,或是步行的,大家欢声笑语地奔着一个方向、一个村庄而去,场面热闹非凡,井然有序,犹如赶集一样,过会的主人家本着亲朋不分远近,朋友不管亲疏,辈分不论高低,谁来都一样,谁来都高兴,都是一视同仁、笑脸相迎,只要是能进一个门,主人会拿出陈年的好酒,准备好美味的佳肴,只等着远道而来的客人到齐后,大家坐在一起共享团圆喜庆。客人们聊天的聊天,娱乐的娱乐,炕上一堆,客厅一伙,整个主人家欢歌笑语处处洋溢着祥和、美满的氛围。这个时候,人们常说的“人兴有钱的,狗咬穿烂的”和“人穷甭拜亲,拜亲低人品”等偏见则荡然无存,人们的感情就象是一片春雨过后的庄稼地和一片干净得令人陶醉的桃花园,是那么得丰厚和纯洁。

  渭河南岸的人们因为过会也蕴涵着庆丰收的意思,所以俗称“蒸馍会”、“团圆会”。而由于渭河南岸过会最初的内涵和用意,渭河北岸的人,不少人都把渭河南岸的过会也叫做“女婿会”。过会的风俗,解放后同样没有躲过人为的劫难,十年文革中,几乎销声匿迹了。文革一过,又“春风吹又生”地慢慢盛行起来。时至今日,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化和进一步推进,渭河南岸的村落在西咸一体化的大环境下,正面临着整体的拆迁和重建,自然的村落必将被一个个现代化的居民小区所替代。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对渭河南岸流传几千年的过会的印象,只能从老一辈人的口中和历史档案那发黄的纸页中得到些许的追忆。


陕西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