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政要闻

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冠军杨登辉:世赛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于冠军丨夺冠之后

发布时间:2024-10-18 15:52:31

编者按:当地时间9月15日晚,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在法国里昂闭幕。中国代表团位居金牌榜、奖牌榜和团体总分榜第一,在“世界技能奥林匹克”大放异彩。带着技能的“镀金”,技能大赛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夺冠归来,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技能人才培养路径如何走?带着对世界技能大赛喧嚣过后的“冷思考”,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南方网、粤学习推出《夺冠之后》专题,对话来自企业、高校、技工院校和人社部门等参与世赛的各方代表,探讨世界技能大赛冠军带来的“光环效应”。

“一个世赛项目连续五个冠军都是同一个国家的同一个单位获得,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壮举。”全国人大代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金牌获得者、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教师杨登辉看到自己的师弟帮助国家实现“五连冠”非常激动。在他看来,参加世界技能竞赛不仅提升了选手的技术和综合能力,还促使技工教育快速对接企业需求,通过技术传承和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南方网、粤学习:本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夺冠数量刷新,您认为关键是什么?

杨登辉:本次中国在世赛取得优异成绩,是国家对技能人才工作重视的体现。首先,我们建立了良好的人才培养和选拔体系,通过以世赛为引领,国赛为龙头,省赛为主体,行业企业、院校及地市职业技能竞赛为基础的多级赛事“练兵场”培养和选拔优秀人才。

在技能人才梯队培养方面,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以下简称“省机械”)已具备较为完善的选拔体系。竞赛选手从十年前不分专业项目的二三十人,到如今各专业项目按年级制分班教学的上百个人,人才梯队逐年扩大。有了较好的人才培养体系,省机械便着手世赛成果转化,今年年初,我们开启领航计划,与全国中职院校建立起以世赛为基础的合作培养制度,引进职业院校的优秀学生代为培养,有效促进了技能人才的良性流动。在这样优中选优的培养机制下,一个个技能好手锻炼出了硬技能。

其次,我们始终秉持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精益求精、技高一筹”的理念调整训练方法。由于世赛有一套十分明确的标准,训练时我们从难从严从实战的角度出发,大训练量地给学生训练,使我们的实力远远超过这个标准。

此外,我们还从很多细处下功夫,做了不少尝试,去挑选出最称手、能把作品做得更完美的刀具、量具、工具。

南方网、粤学习:您还记得您当年比赛的情景吗?与当年相比,今年有了什么新变化?

杨登辉:当时我是一个年纪比较小的选手,在技术上完全不占优势。从省赛到全国选拔赛一直落后,直到进了国家集训队,自主训练的意识以及善于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让我从一名追赶者成为领先者,最终代表中国出战。在很多参赛选手身上,我看到了当年自己的影子。

今年的赛场和以往有许多不一样,选手们面临更多的不确定因素,比如在技术方面,比赛的形式由一种变成了七种,毛坯尺寸和数量等不确定因素增多。还有在关注度上,中国队此前连续四次夺冠,也给我们的选手增加不少压力。

南方网、粤学习:这些年世赛对学校有哪些影响,学校又怎么借着世赛影响力去拓展自身业务、影响力?

杨登辉:作为“金牌学院”,省机械共获得12金5银4铜1优胜,数控铣项目实现“五连冠”,3次获得国家最佳选手奖。通过世赛,我们抢抓机遇,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内涵发展,目标是办成中国最好的技师学院,打造中国技工教育的“航空母舰”。

围绕这一目标,我们服务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企业甚至制造业,通过大力开展领航计划、启航计划、社会化培训等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把世赛标准转化成日常教材,为广东乃至全国输送高技能人才。

通过世界技能竞赛,我校和企业缔结了良好的校企关系,向企业输送的技能人才能够结合企业实际问题去推动企业产值提升,为企业带来积极效益,也提高了社会对我校人才培养的认可度,实现多方共赢。

南方网、粤学习:您觉得世赛对于技工院校的意义在哪?积极参加世赛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收获?

杨登辉:世赛为技能人才培养链接产业发展需求搭建了桥梁。以前,技工院校培养标准和企业用工标准无法有效衔接,学校培养出来的技能人才不一定完全适配企业的需求。而世赛技术标准远远高于企业标准,以世赛标准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更好地完成企业任务,为企业提质增效,获得众多企业的认可。现在很多企业找上门来提前“预定”学生,我们的老师和学生甚至还参与到企业发展的转型升级中。比如,我们正与中国重要的机床生产企业沈阳机床厂进行合作,对企业的流水线工艺进行优化升级,帮助企业解决生产问题。

积极参加世赛是多方受益的。对广大技校学子来说,世赛冠军为他们树立榜样,带来了“学技能也能成才”的人生发展路径;对技校老师来说,世赛所带来的新技术标准,要求他们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对技工院校来说,世赛促进了学校之间的交流,世赛成果形成了传播链条,进而辐射全国。很多家长转变了对技校生的刻板观念,社会对于技工教育的认可度也在逐步提高。

南方网、粤学习:参加世赛以来,我们在技术技能方面的国际交流也在增多,比如与奥地利等国家,这对我们技能人才培养有没有启发?

杨登辉:在走访调研国外企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对技能人才的培养早已不仅仅停留在竞赛层面。国外技术工人薪资待遇和社会地位已处于较高水平,越来越多优秀人才选择成为蓝领,促使他们的工业发展有更多的智力支撑。

国外校企培养人才的分工也有所区别,学校输送来的人才偏基础,企业培养才是“重头戏”,并且企业也愿意投入大量的资源去培养技能人才。

我们在世赛成果转化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以技能为纽带,发挥世赛的标杆作用,进一步扩大中国制造在世界的影响力。在人才培养层面,希望能进一步打通学历和技能壁垒,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全面提高技能人才的综合竞争力。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吴依妮

来源:南方网

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邮箱:gdtb2020@163.com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