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陕台视窗 > 陕西新闻

文化中国行 | 西咸新区三桥街道:千年古镇今更盛

发布时间:2024-10-21 16:20:55

  10月16日,临近中午,位于西咸新区三桥新街的非遗老字号——李记搅团门前,聚满排队等位的食客。

  曾经,三桥作为长安城的“西大门”,是西去的必经之路。作为交通枢纽和货物集散地,这里的繁华程度一时无两。“在明清时期,三桥老街终日车水马龙,是方圆数十里村镇的商贸中心。包括李记搅团在内,我们一共有数十家延续至今的老品牌。”三桥街道办事处主任梁若波介绍。

  据《三桥街道志》记载:相传,三桥得名于汉代,西汉时,三桥镇大部分地区属于上林苑,北边有建章宫。元代骆天镶所著《类编长安志》中记载,西汉建章宫南有便门桥。便门桥又称三桥。

  三桥地区历史遗迹众多,汉代长安城遗址、建章宫遗址、秦阿房宫遗址印证了这里昔日的辉煌。2006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三桥镇湾子村发现了一处汉代木桥遗址,是西安地区发现规模最大的汉代木柱木梁结构古桥。

  古今一脉,文韵悠长。历史文化始终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与城市建设共生共荣。

  9月27日,超大型秦文化主题演艺《赳赳大秦》在沣东新城陕西文化艺术博物院大秦剧院上演。修筑皇城、保护秦王、获得封赏、告别爱人、征战沙场……观众跟随“黑夫”的一次次人生选择,被带入秦朝的历史中。国庆长假期间,演出接待游客2万余人,上榜多个演出榜单。

  《赳赳大秦》的走红,是西安文旅市场火爆的缩影。梁若波说:“我们正在规划建设秦文化体验街区、复原三桥老街,从剧场、景区到街区,创新推出新场景、新玩法、新体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直抵游客内心。”

  商机来自灵敏的“嗅觉”。20世纪90年代,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的和平工业园有效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今年年初,西安天工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工电气”)完成了搬迁。新厂房的生产线全部投产达效后,公司的产能将提高4倍。

  和平工业园见证着数千万片氧化锌电阻片走向世界的发展历程。从“跟跑”到“领跑”,谈及这段经历,天工电气创始人葛平安颇感自豪,“公司的出口业务始于2010年。根据过去5年的统计数据,出口产值占总销售额的52.8%,产品主要销往欧美。”

  从电阻片生产研发到避雷器代加工,再到浪涌保护器生产线投用,天工电气的业务版图一步步扩展,让“小块头”释放出“大能量”。

  三桥街道和平村党委书记白少波说,和平村始终坚持文明立村、共建共享、完善治理,走出了一条工业化、股份化,主动迈向城市化的共同富裕之路。2023年,村集体年可支配收入达4000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4.5万元。和平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称号。

  “近年来,我们新建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通过提供助餐、助医、助急、助浴、助洁、助行服务,推行医养结合、医康结合、康养融合,打造了区域群众居家养老新模式。我们每年还坚持组织开展健康照护、整理收纳、化妆形象设计与礼仪等专业技能培训,让群众能长知识、增技能,大大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白少波说。

  (记者 侯燕妮)

  来源:群众新闻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