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齐鲁时空

有“潍”度丨山海携手,探寻4000公里外的潍坊力量

发布时间:2024-11-13 14:51:31

  大众网记者 姚双玉 潍坊报道

  在祖国辽阔的版图上,山东省潍坊市与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县之间不仅横亘着4000公里的遥远距离,还存在4000米的纵向海拔落差。两地相隔千山万水,却因一份深厚的情谊紧紧相连。自2002年第一批潍坊援藏干部踏上南木林县的土地起,一批又一批的潍坊援藏干部人才前赴后继,接力奔赴这片充满挑战与希望的土地。他们怀揣着使命与担当,不畏艰难险阻,为南木林县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潍坊力量。

  2022年7月,潍坊市第八批援藏工作组抵达南木林县,接过“接力棒”,开启了新一轮的“接力赛”。他们以如火的热忱,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奉献力量,留下了坚实的足迹、奋斗的身影和深厚的情谊,使潍坊与南木林之间的情谊得以不断延续、无限延长。

  筑牢民生根基,彰显为民情怀

  初到高原,4000余米的海拔让人头晕目眩、呼吸困难。在援藏干部的床头,摆放着感冒药、头痛药、心脏药和安眠药等药品,伸手即可拿到。难以想象,在这里工作生活了两年多的他们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坚守岗位,为这片土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也正是援藏干部这种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精神,南木林县才不断创造着改变与希望。

  教育关乎着一个地区的未来发展,提及民生,就不得不说教育。在援藏工作中,教育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南木林是一个教育大县,学龄前儿童、在校学生和教职工数量,是日喀则最多的县。其庞大的教育规模,既展现出南木林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也意味着在教育发展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2024年,南木林县迎来一个新变化,所有中小学实现了塑胶运动场全覆盖、孔子学堂全覆盖和即将开展的暖手房全覆盖。

  在南木林县仁堆乡完全小学,孩子们下课后就一溜烟跑进新建成的塑胶运动场,在上面踢足球、奔跑、玩耍,不小心摔倒就在草皮上打个滚再起身。校长次旺加措笑着说:“以前学生们只能在泥土地上玩,现在他们恨不得住在操场上。”据了解,这所小学海拔4505米,有192名学生和32名教职工,是日喀则最小的小学和南木林县海拔最高的学校。由于大多数教师不是本地人,教职工宿舍又紧缺,只能将部分办公室白天办公、晚上住宿。如今,在学校的另一端,由潍坊援建的教职工宿舍即将完工,配套的机井也即将建成,这将一举解决长期以来住房紧张和饮水不达标的难题。

  一切都在向好发展,在提升教育硬件设施的同时,南木林县的教育软环境也有了突破。2023年,潍坊援藏工作组创新构建“1+1+1+X”教育结对帮扶工作机制,让潍坊市与南木林县结对帮扶、潍坊市各县区与南木林县各乡镇结对帮扶、潍坊市优秀学校与南木林县中小学结对共建、借助社会各界资源加强对口帮扶。同时,先后组织240余名教育系统人才赴内地考察学习、100余名南木林县中小学生赴山东开展夏令营活动。一系列操作下,2023年南木林县中考单项成绩位居全市首位,小考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跃居全市前列。

  教育领域的成就有目共睹,潍坊援藏工作组在基础民生方面同样不遗余力。拉布遵村是艾玛乡下辖的行政村之一,有57户村民,居住较为分散,拉布曲(河)从村中穿过,一座晃晃悠悠的简陋小桥连接着两岸村民。为方便群众出行和开展农业生产,2024年,潍坊援藏实施民族团结连心桥项目,为村民修建现代化的拉布曲桥,这对村民来说,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

  据村主任旦增塔杰介绍,拉布曲南岸有10多户农户和全村300余亩的牧草地、50余亩的耕地。夏天,河流进入丰水期,水流湍急、水量大、流速快,村里搭建的小桥,经常被水冲毁,对村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有时南岸的村民生病了,水太大过不了河,只能找医生到河的北岸,两边吆喝着问诊、开药,医生把药扔给村民,村民把钱扔给医生。水太大时,要上学的孩子们也会推迟上学时间,遇到实在需要出门的情况,就要爬3个小时的山才能翻出去。”不仅如此,南岸还有着村民们的耕作地和牧草地,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以往经常发生因收割售卖不及时,导致价格跌落卖不出好价钱的情况。而这些,也将随着拉布曲桥的完工而翻篇。

  村民们得知修桥消息后,兴奋与感激溢于言表,河南岸一户村民本来因出行不便计划搬家,得知修桥的消息后,又向村里撤回了搬家申请。

  2024年,潍坊援藏工作组实施的“民族团结连心桥”项目包含了6座桥、2个涵洞,而拉布曲桥背后的故事正是潍坊援藏关心民生、心系群众的一个缩影。潍坊援藏工作组惯于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家的事,直击群众生产生活困难,整合资金、修路架桥,丰富各村村委设施、文化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犹如一束束温暖的光,照亮当地群众的幸福生活。

  从改善居住条件到提升医疗水平,从优化教育资源到促进生活生产,潍坊援藏工作组事无巨细,用心谋划、全力推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群众的深情,成为南木林县百姓心中最温暖的存在。

  优化生态环境,绘就绿色画卷

  南木林县海拔高,紫外线强,气候干燥,援藏干部们长期在户外奔波忙碌,皮肤黝黑、手指粗糙、嘴唇干裂……仿佛是这份工作给予的显著标志,尽管如此,大家依旧乐此不疲地为这片土地付出着,对于南木林县的每个项目、每个故事,他们如数家珍,亲身参与其中,见证这里的点滴变化。

  南木林县具有高原上典型的风沙大、蒸发量大的气候特点,土壤卵石、砾石多,水分、养分流失严重,种树极难存活。二十年前的南木林县,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氧气吃不饱,恶劣的自然环境严重影响了群众生产生活。

  次仁顿珠是雅江北岸附近的山巴村村民,据他回忆,没有种植生态林之前,到了春季和冬季经常刮大风,吹得家里满是灰尘。“每天早上醒来,桌子上都覆盖着一层灰土,用抹布擦去,不过一会儿就恢复了原样。”

  生态是援藏任务中难以绕开的重要话题,“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是援藏工作始终坚持的原则,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造,生态援藏已经成了潍坊援藏工作的一张闪亮名片。

  如今,南木林县雅江北岸生态示范区已培育起4万亩的生态林,开车绕行一周,就用了近半个小时。生态林内种有杨树、柳树、榆树、沙棘等十多种树木,288多万株树木整齐排列、郁郁葱葱,犹如一道庞大的绿色的屏障,守护着这片土地。据南木林县林业和草原局护林员队长罗布次仁介绍,生态林植株的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为了规范管理,还聘请了60名当地村民当护林员,每人一年有1.3万元的管护费用,日常还会发补助,大家管护得很用心,对收入也相当满意。

  生态林已成形,如何打造一片经济林,让树木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为群众带来经济效益,成为第八批援藏工作组思考的新课题。

  经过援藏工作组多方面的考察,发现平欧榛具有耐寒、耐贫瘠等一系列特点,非常适合南木林县的高原气候,而且榛子树根系比较浅,生长速度快,对于防风固沙、保水保沙也具有一定的生态意义。于是,2022年,工作组从潍坊诸城购入一批平欧榛苗,经过多方论证,在米如村旺普拉桑山开垦出一块40亩的梯田,栽下4000株幼苗,试验种植榛子林;2023年,榛子林顺利长出新叶新枝,成活率达到90%;2024年夏天,援藏干部在榛子林中惊喜地发现榛子结了果,虽然数量并不多,但这一发现给新课题带来了解题思路,也给大家带来了莫大的信心与鼓舞。

  小小的榛子果实,种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点燃了援藏干部对打造经济林、为群众创造经济收益的新憧憬。黄沙漫天的故事已成为过去,树木们在高原的阳光下闪耀着生命的光彩,为南木林县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也见证着援藏干部们在生态建设方面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

  聚力产业发展,奏响振兴乐章

  在南木林县,有潍坊路、潍坊宾馆、潍坊小学、风筝路灯,甚至连垃圾车、高空作业车这些市政维护车辆都带着“潍坊”字眼。更出乎意料的是,潍坊寿光的智慧大棚,也出现在了南木林县城郊。这些带有“潍坊”印记的设施和建筑,不仅是潍坊对南木林县援建的生动体现,更是两地深厚情谊的象征。

  南木林县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占地约60亩,建有56个蔬菜大棚和1个1.5亩的智能蔬菜示范棚。10月底,智能大棚里的红、黄、迷彩、黑等各色番茄已经结完一茬又一茬。这些色彩斑斓的番茄犹如一个个小小的奇迹,在南木林县的土地上绽放着光彩。

  受海拔、气候和交通不便等因素影响,南木林县蔬菜、水果价格很高。为了教会当地群众学会种植蔬菜,提高群众的收入和村集体的收入,2023年7月,潍坊援藏工作组聘请寿光蔬菜专家到南木林县做蔬菜瓜果种植技术指导工作,主要种植西瓜、甜瓜、小西红柿等水果,以及椒类、番茄、叶菜类蔬菜。从那时起,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就成了村民经常光顾的地方。大家怀着对新知识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向专家学习种植技术,大棚蔬菜种植基地逐渐焕发出勃勃生机,为南木林县注入了新的动力。

  发展产业,就要与当地的特色结合起来。南木林县是后藏土豆生产大县,种植的“艾玛”土豆荣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2024年,土豆种植面积4.8万亩,年产12.08万吨,种植农民达到4.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0.17%。据介绍,早在人民公社时期,艾玛乡拉布村就已经开始集体种植土豆。然而,常年种植同一个品种的土豆,会导致该品种严重退化,不仅产量低,品质也没有当初的好。这种情况给当地农民的收入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潍坊援藏安排专项资金实施“艾玛”土豆提纯复壮项目,集合内地企业种薯繁育优势和当地企业品种资源优势,对“艾玛”土豆良种进行茎尖剥离,脱离种薯的内在病毒,从而达到高产、高品质的效果。据潍坊援藏人才、南木林县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党锡强介绍,从今年5月到现在,专家团队已经完成8825株脱毒苗的繁育,预计到2025年4月,20万株艾玛土豆农家品种就可以下地种植。

  困于生鲜农产品和运输费用的限制,援藏干部也在思考艾玛土豆的加工产业如何发展。他们深知,仅仅依靠传统的土豆种植和销售模式,难以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因此,他们积极探索土豆加工的新途径,经多方考察决定,依托西藏年雄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投资260万元新建土豆酸辣粉生产线,推动土豆深加工产业破题起势。南木林县有望通过发展土豆加工产业,增加产品附加值,为当地农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在潍坊与南木林县的紧密协作中,产业发展成为了两地共同书写的壮丽篇章。蔬菜大棚种植基地为当地带来了丰富的农产品种类,提高了群众的收入,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艾玛土豆产业,从品种提纯复壮到探索加工新途径,正逐步实现从传统种植向现代化产业的转变。酸辣粉生产线的建设,更是为土豆产业化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南木林县,处处彰显着两地的深厚情谊与共同奋斗的决心。

  于援藏干部而言,南木林县已不仅仅是一个工作的地方,更是他们倾注了无数心血与情感的第二故乡。犹如不经意间哼起“蓝天白云,日喀则我的家,无论海角天涯,把你牵挂”这首歌时眼角泛起的泪光那般,这里倾注着他们的青春与梦想、汗水与拼搏。

  他们在这里播撒希望的种子,看着生态林茁壮成长,经济林规划逐步落实,蔬菜大棚硕果累累,艾玛土豆产业蒸蒸日上。他们与当地百姓同甘共苦,为了民生的改善、经贸的繁荣、产业的发展、“智力”的提升、“三交”的深化以及生态的保护而不懈努力。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见证着他们的付出与奉献,每一抹笑容都承载着他们的幸福与满足。他们与南木林县的故事,将在发展的浪潮中继续书写,丰富、壮大南木林县的潍坊力量。

  来源:大众网

主办单位:山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