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 · 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苏文杼 邓嫣
浏阳法院持续深化“执破融合”机制的应用,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加速“僵尸企业”出清进程,持续释放市场活力,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浏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司法服务与保障。
“执破融合”,助力“僵尸企业”快速“出清”
浏阳某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于 2016 年 5 月创立,其业务范围涉及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配件、汽车电力电池、动力蓄电池包及其系统的销售等领域。然而,因经营不善,该公司陷入困境,无法支付供应商货款,于 2021 年被资阳某科技有限公司起诉至四川某法院。2022 年 11 月,四川某法院作出判决,裁定浏阳某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需支付资阳某科技有限公司 300 余万元货款及逾期付款违约金。但该公司未能履行生效判决,案件随之进入执行程序。
在执行期间,浏阳法院经调查发现浏阳某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已资不抵债。为高效处理这一“僵尸企业”,浏阳法院果断启动“执破融合”机制,将案件无缝对接至破产审判部门,并引导债权人向浏阳法院申请对该公司进行破产清算。2023 年 9 月,浏阳法院正式受理该破产清算案,并指定了破产管理人。此举大幅减少了程序转换的时间与成本,有力推动了破产企业的及时“出清”。
严惩失信,守护司法拍卖公正
在破产清算进程中,管理人对浏阳某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资产展开全面梳理与评估,决定通过网络拍卖处置资产。拍卖时,竞买人王某成功竞得充电桩后,却未依约缴纳拍卖款,致使拍卖流拍。该行为不仅损害了债权人权益,还干扰了破产案件的审理节奏,对其他潜在竞买人的利益也造成了不良影响。
对此,浏阳法院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网络司法拍卖若干问题的规定》,依法没收王某缴纳的 10000 元竞拍保证金,用以弥补可能因重新拍卖产生的价差,并限制其参与后续竞拍活动。随后,管理人重新组织拍卖,竞买人方某成功竞得充电桩。浏阳法院的一系列行动,切实维护了拍卖程序的严谨性与公正性,有力保障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确保破产程序顺利推进,同时也向市场释放出严惩失信行为的强烈信号。
浏阳法院通过妥善处理此案,不仅高效解决了浏阳某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破产难题,还为其他破产案件的办理积累了宝贵经验。借助“执破融合”机制的有效运转,浏阳法院有力推动了“僵尸企业”的有序退出,为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此外,对竞买人失信行为的惩处,彰显了浏阳法院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维护市场秩序方面的坚定信念。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