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民营经济是山东发展不可替代的硬核力量,而一流的营商环境是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活力所在。11月21日,省委、省政府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提出,要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以改革“硬举措”优化发展“软环境”。大众新媒体大平台推出“大众帮办·营商环境看实招”,走市县,访企业,探寻各地纾困利企“好点子”“好经验”,挖掘优化营商环境妙招实招。敬请关注。
本期访谈,我们走进济南市,由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党委常委、副总编辑刘洪昌对话济南市副市长李国祥,聊聊济南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招妙招。
刘洪昌:我们了解到,济南连续四年在省营商环境工作考核中位列“一等”。请介绍一下,济南是如何深化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
李国祥:首先,完善统筹协调体系。市委、市政府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了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市领导任各领域“总指挥”的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领导小组,构建了“1+4+19+N”高效协同的工作体系,上下贯通、纵横联动推进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落实落地。
其次,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制定《济南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法规条文形式固化好经验、好做法;出台了《济南市“十四五”时期优化营商环境规划》,从产业发展全链条、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出发,强化顶层设计;接续实施了营商环境创新突破、创新提升行动,迭代出台“1+20”方案2023版、2024版,对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任务实行项目化管理、工程化推进,逐步建立起“条例+规划+方案+清单”四位一体的制度体系。
另外,完善政企沟通体系。建立了市领导与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开展企业家会客厅、走访企业等各类政企沟通活动近400次。实行“2110”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即承办单位对企业诉求2小时响应,1个工作日反馈初步办理意见,10个工作日内解决问题或服务确认,今年以来受理企业诉求8.1万件,满意率达98.9%。
此外,完善监督保障体系。实施“清风护航”行动,制定政商交往正面清单,集中开展联系服务企业的形式主义专项整治,打造党风政风行风正风肃纪民主评议与12345市民服务热线、作风监督面对面(电视问政)、电台问政“1+3”监督平台体系。
刘洪昌:今年是济南市“项目深化年”。重点项目建设涉及多要素、多环节、多部门,济南市如何保障项目建设推进?
李国祥:以工程项目水电气暖网的接入为例,以往项目需要方多次配合多部门办理。不过,如今济南市实现水电气暖网联合报装“一件事”办理。
今年前三季度,济南市2000个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049亿元,投资完成率90.5%,超时间进度15.5个百分点。项目快速推进确实离不开各项政策措施保障。
首先,我们强化用地保障。济南市在全省率先实行工程建设项目“用地清单制”,土地出让前政府部门完成相关评估,出让时一并交付企业,后续无需重复评估,按此模式已出让土地290宗、15400亩,节约企业评估费用4.62亿元。企业拿到“用地清单一览表”可直接进行方案设计办理许可手续,压减建设审批周期3—6月。
其次,持续加大政策性资金争取力度。今年以来,46个项目获批中央预算内资金16.5亿元,325个项目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近472亿元,41个项目获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23.83亿元。
另外,全力做好项目推进服务。比如我们在国内首创“拿地即开工”并持续优化,通过合理利用土地划拨或出让手续办理时间,企业可提前进入设计方案联合审查,实现设计方案审查环节10个部门25个事项并联审批、一次性出具审查意见,对复杂项目可采取“分段式”办理施工许可,项目开工建设周期缩短3至6个月。近年来,济南市“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智慧表单”、“多诺合一”、“联合验收”等14项改革举措在全国推广。
刘洪昌:数字化已经深度改变着生产生活方式。济南市如何通过数字化手段解决影响企业、群众办事的“堵点”“痛点”?
李国祥:举个例子,现在如果想办理商事税务、医保社保、户政车辆、房产及公积金等业务,不需要跑审批大厅,就近找政务服务自助终端就能解决问题。目前济南已经布设自助终端设备590余台,遍布各级政务服务大厅、街镇、社区(村)、楼宇等场所,实现基层服务场所全覆盖,集成高频服务事项510项。今年以来,自动终端设备已使用74万次,同比增长29%。
这是数字化助力服务触角延伸的一个方面。
济南市从“标准办”“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集成办”“惠企政策一口办”等方面重点突破,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一是持续提升网上办事服务效能;其次,持续优化掌上办事体验;三是持续拓展集成办改革链条。
刘洪昌:行政检查迎检负担重一直是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济南是如何营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的?
李国祥:我们坚持刚性约束与柔性执法并重,旨在营造自由便利的开放环境。
首先,推行涉企执法阳光监督改革。出台《济南市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办法》,为涉企行政执法提供规范化操作指引,多头、重复、低效检查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其次,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全国首创行政处罚“四张清单”制度,也就是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和从重处罚清单,涵盖全市33个执法部门1077项处罚事项,适用不罚、减罚、轻罚受益的经营主体超过13万家。
记者 段婷婷 郭由 张楠 赵小菊
来源:大众网
主办单位:山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