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达成目标 首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发展绩效评价结果出炉
第1眼TV-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董进)12月12日,2024年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园区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渝举行。会上,首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发展绩效评价结果出炉。
20个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均达成创建目标
2020年以来,川渝两地经信系统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园区建设的通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创建管理办法》,多措并举,深入推进合作园区建设。
2021年,两地经信系统遴选培育了首批20个合作园区(四川、重庆各10个),涵盖川渝两地19个市(州)和县(区)。
为进一步提升合作园区创建水平,更好地发挥合作园区在推动两地制造业协同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川渝两地经信部门组织开展首批示范园区发展绩效评价工作。通过自查评估、专家评审、现场核实等方式,围绕合作机制、园区建设、产业协同和合作交流等内容,对20个首批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取得的发展成效进行综合评价。
从评价结果来看,20个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均达成创建目标,宜宾三江新区、川渝高竹新区、两江新区鱼复工业开发区、荣昌高新区、开州工业园区等5家合作园区评定为优秀,其他合作园区综合评价均为合格。
合作园区产品互采订单金额近千亿元
据了解,在两地经信系统和合作园区的共同努力下,两地园区合作机制不断创新、产业配套持续完善、集群效应日益凸显,引领作用有效加强。创建以来两地合作园区产品互采订单金额近千亿元,参与共建企业数量超千家,合作共建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幅超过10%。
2023年,两地合作园区实现营收超1.6万亿元、合作企业对园区营收贡献率达22%,合作园区已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协调发展重要载体。
这主要得益于川渝两地携手推进四个方面的举措:
——共建机制日趋顺畅。
川渝经信系统定期召开合作示范园区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发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投资指南》,成立川渝产业园区发展联盟,组织线上线下各种展会论坛活动。
两地合作园区扎实推进产业合作共建。川渝高竹新区“同城融圈、同城共建、同城共赢、同城共享、同城共管”的发展模式,为毗邻区域发展提供经验;德阳经开区与重庆空港园区联合组建招商团队,举办成渝地区八方协同建设世界级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系列招商活动。
——产业协同更加紧密。
两地积极推进产业配套体系建设,持续提升示范园区承载能力,初步构建形成合理分工、梯度互补、高效协同、富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体系。
合作园区企业间协同配套、产品集采集销等合作不断向产业链、价值链延伸。宜宾三江新区、两江新区鱼复园区,以新能源汽车和电子信息产业为合作基础,加强产业强链补链,自创建以来合作产业规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长超50%;荣昌隆昌产业合作园区联合成立产业发展基金、开发运营公司、产业合作组织,服务于两地玻璃陶瓷产业,共同打造中国西部陶瓷之都。
——创新驱动成效明显。
两地积极整合政策、科技、资金、人才等要素,建设或引进创新研发机构,建设成渝双圈数字经济人才实训基地、数智益企产业服务综合云平台等平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升了合作示范园区企业竞争力。
一批行业领军企业、科研院所与区域内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共建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实现各类创新资源的整合、共享和创新应用。
宜宾三江新区依托重庆两江新区协同创新区和宜宾大学城科创城,共同谋划建成一批协同创新中心、产研院、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德阳经开区推动区内央企与渝企深度合作,共同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合作平台共建共享。
川渝高竹新区推动广安、渝北共同组建开发建设集团,高效推进新区建设运营管理。宜宾三江新区和两江鱼复新城共建“汽车零部件协同配套基地”,缩短两地汽车产业配套半径;遂宁和潼南高新区共建遂潼仪器共享平台和创新创业创造中心,共享设备近千台,孵化培育优质初创企业50余家。
与此同时,川渝产业园区互动发展大平台—川渝产业园区发展联盟会员已达380家,为两地产业园区提供系列高质量服务。
来源:华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