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二十年 正青春”广州大学城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大会暨第七届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国际产业人才大会在广州大学城举行。
大会启动广州大学城科技园和环大学城科技成果转化带,授予一批人才金卡、人才公寓金钥匙,落地一批优质产学研合作项目,亮相一批“创二代”“青蓝”之星,开展教育家、科学家、企业家高质量发展主题对话。
会上,广州大学城科技园以及环大学城科技成果转化带正式启动。广州大学城南岸规划建设东西庄科技创新集聚区,联动智造创新园、天安科技园、番禺汽车城、狮子洋增长极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区等一批重大产业平台,打造环大学城科技成果转化带,立体式拓展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转化空间。
震东智飞科技、科奥信息技术、九安智能科技等首批10个项目正式签约。暨南大学与声博士、华南师范大学与鹏辉能源、广东工业大学与浩洋电子3对“校企伙伴”现场签署共建校企联合研究中心协议。活动还落地了番禺区产业招商投资基金、广祺1号基金两支环大学城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将聚焦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双创赛事项目以及校友优质项目等。
大会为人才金卡企业代表、“狮子洋增长极人才谷”及人才公寓入住单位授牌,为广州大学城“创二代”工程代表、第七届青蓝国际创新创业大赛获奖者颁授荣誉。据了解,自2017年启动“青蓝计划”以来,番禺区累计投入近1.5亿元资金,引进落地739个“青蓝”项目,累计获得约19亿元融资和万余项知识产权。2023年创新推出的广州大学城“创二代”工程,已培养近500位“创二代”之星,促成119家企业注册落地。
今年适逢广州大学城建成20周年。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朱孔军表示,政府、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应进一步深度合作,一道为广东建设教育强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贡献力量。
广东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希望广州大学城各高校持续深化校地共建共治共享,培育更多创新型人才,转化更多优质科技成果,切实将教育科技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胜势。
活动现场,五位教育家、科学家、企业家代表以“科技创新驱动”与“产业品质提升”为导向分享前沿观点,探讨校企合作资源共享等机制,激励青年人才在大变局时代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张菲菲
通讯员 番宣
来源:南方网
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邮箱:gdtb2020@163.com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