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安钢铁:让产业工人有奔头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通讯员彭云桃)产业工人是制造业的“脊梁”。提升产业工人的职业吸引力,就要畅通产业工人向上发展通道,激励劳动者干事创业热情,营造尊重劳动、尊崇工匠的良好氛围。萍安钢铁,这家有着70年历史的老牌钢铁企业,自2012年11月重组加入方大集团以来,锚定高质量发展航向,让产业工人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
搭台赋能,打通产业工人提素通道
“公司落实专业技术人员与职业技能等级人员相关待遇制度,我每月都能拿到技术津贴,更激励我学习技术、钻研技术、不断提升技术等级的动能。”萍安钢铁湘东轧钢厂维修车间高棒电工班班长韩武表示。韩武有电工高级工职称,同时拥有电焊工证和汽修电工证,是该公司众多可增加创收的维修技术人员之一。他的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认可,两次获得“方大劳模”称号。
为增强生产一线岗位对劳动者的吸引力,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技能人才队伍,萍安钢铁出台了多项激励政策,提高技能人才待遇,鼓励更多员工练好本领,提高水平,打出高指标,助推企业生产经营水平提升的同时,让员工增加收入。针对取得内部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技能等级证书,且从事与证书工种对口岗位工作,并经单位绩效考评合格的员工,每月给予相应的专业津贴,让高技能工人在企业“走红”“吃香”。
技能大赛是技术工人水平的“试金石”,也是技术工人成长的“快车道”。萍安钢铁对于在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人才给予悉心呵护,让他们有机会在更高级别的大赛上脱颖而出,提升自身的价值,并积极为他们申报市、省乃至全国的技术能手、技能大师、高技能领军人才等技能等级和荣誉,让钻业务、有本领、有贡献的人才看到希望、得到实惠,名利双收。
萍安钢铁树立典型,引领风尚,为劳模工匠、技术骨干传承技能和精神搭平台、建舞台,引领更多劳动者树立起“择一行、爱一行;敬一业、终一生”的职业理念。目前,萍安钢铁共有4个劳模创新工作室,6个技能大师工作室,这些工作室切实发挥好劳模、工匠的辐射、带头作用,让工作室成长为技术成果的“孵化器”,人才培养的“练兵场”,推动更多能工巧匠竞相涌现,挥洒汗水,奉献智慧,为创新创造汇聚强大动能。
关爱维护,强化产业工人服务保障
萍安钢铁秉承“对职工要好,要建和谐企业”的企业方针,关心关爱员工,用心用情提升员工的幸福指数,让大家感受到企业像家一般温暖。
开渠道,稳增收,实现双赢促发展。萍安钢铁坚持发展成果与员工共享,为了确保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成果惠及到全体员工,企业在正常执行经济责任制的同时,创造性地辅之以员工“八大创收渠道”,主要包括达到“一专多能”条件提高员工待遇等,激励广大员工学技术、提高技能。
爱员工,当亲人,特色福利全覆盖。萍安钢铁注重实现产业工人物质、精神双幸福,牢固树立“发展为了员工,发展依靠员工,发展成果由员工共享”的发展理念,“干到给到、上不封顶”的收入保障,“全家保障,终身受益”的福利制度,充分共享企业发展成果。2012年11月重组以来至2024年9月,萍安钢铁共为员工发放方大特色福利费用超过8亿元,达到8.43亿元。这些温暖福利的背后,投射出企业浓浓的关爱情怀,成为员工的“幸福密码”。
哈下腰,解难题,“零距离”贴心服务暖人心。为进一步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落实到最基层,真正做到服务于员工,萍安钢铁建立了各级管理人员下基层制度,以贴心服务为导向,以维护员工权益为准则,广泛听取员工意见、了解员工需求,着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员工的烦心事,让所办的实事与员工的所思所想所盼“合拍”,使员工心气更顺,工作积极性更高涨,形成了全公司上下一致、攻坚克难的坚强力量。
学习有平台、竞赛有擂台、成长有舞台,系列工作满足了员工在岗位履职、技能提升、薪酬福利、精神文化等各方面的需求,让产业工人真切感受到有方向、有地位、有奔头、有实惠。萍安钢铁通过实现职业发展与待遇地位“双提高”,激发了产业工人成长成才的动力,鼓励更多员工苦练本领,提升技能、潜心钻研技术,努力成就自己的职业梦想。
来源:大江网